隐居过后呢?

标签:
杂谈生活记录隐居后呢?嘉宝晚景岁暮归南山诗意张爱玲 |
分类: 情致@诗样人生 |
这几天天气冷,家里像冰窖。我翻出了冬天里都不穿的羊绒衫(我家冬日供暖好,在家只穿吊带儿),
外面复又加了一件马夹,可还是冷彻骨。对,电褥子,白天黑天地插着,
钻进被窝才能感到一丝热乎气儿。
弄得我只好每时每刻榨豆浆,喝一口热的,心里才暖。
这景象颇似老年。
寒冷,叫人心生绝望。没了对生活的念想儿。
还有点像那种不死不活拖着的鸡肋爱情-----
遥想当年,总还是热乎过的吧?
隐着,不能出门不想出门。
老去后的日子,大概也就是这么过.
遂想起那些隐居的男人女人。
那些诗意挥手和英雄不甘落寞的退隐江湖。
史上玩隐居玩得好的,大多是男人。
这样的男人往往耽于日出日落,寄情山水。
神态落寞寡欢,内心桀骜不逊。
或归隐佛门,或随波逐流。抑郁不得志。
骨子里藏有不羁或放浪。物质半清不贫,精神丰盈。
与自然贴合得近,才有旷达心境。
比如玩隐居玩的最好的采菊东篱的陶渊明。
比如潜心修道的大诗人王维。
还有“岁暮归南山”的孟浩然。
李白,是玩隐居玩的最不彻底的一个。
那些华美艳丽的宫廷诗,足说明他讨巧的用意。也放达洒脱,
可是骨子里的媚俗字字显露。
用《三联生活周刊》的话说就是,李哥玩的是“高调的隐居”。
他也慕孟浩然,却在他高山仰止的清高前止了步。
既慕浮名,又羡俸禄,风流倜傥不够,隐遁归山不足。
所以虽做出了飞流千尺的绝唱,却也给后人留下话柄。
男人的隐居,为时政。
不满和个人际遇的不公。怀才不遇,又寂寞清冷。
只好讨个天地自然间吟风诵月的苍凉背影。
女人就不同。
女人的隐居,却多和性情有关。
一抬头,往尽天涯路后,一折身,流水花落,断了人间。
我能想起的,古今中外的,倒是有这么两个宝贝。一是嘉宝。一是张爱玲。
一直以来,每每想起这两个女人,我的窥视欲便无限度扩张,遐想没有了底线。
也许,是我个人本身,对隐居这两个颇赋诗意的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有,就是我的年龄,已经到了看破的阶段。
与世事凡尘接触愈多,愈渴望一个人的平静。
归隐,需要一些洞穿后的思维和目光。
嘉宝的隐居,是在繁华过后。
神秘、冷艳、成熟、脆弱、性感而神经质的女人,时刻需要孤独。
她用50年的隐居生活,完成了自己。
据说,隐居后的生活,她每天上午10点戴上墨镜上街散步,购买食品;
午休一小时后,再上街转一圈;晚上的时光,则与电视机一起度过。
而同样决绝的张爱玲,也是守着一台破旧的电视机,是连散步都不要有的晚景。
她喜欢积攒一次性使用的拖鞋。光头戴着四季不摘的头套。
她是连门都不出的一个人,不散步,不与人说话。
即便死,都死得干净利落。这一点和嘉宝有异曲同工之妙,
嘉宝说,我讨厌这个世界,别来烦我,我喜欢孤独。
而张爱玲,是连这种制气的话都不要说的。
她守在自己的高楼之上,用一条薄薄的毛毯缠身,至此了断曾经华美的一生。
据说,张爱玲晚年隐居的居所里,还是积攒了一些衣服的。
有香奈尔风格的圆领大衣,有驼色系腰带的别致大衣,
象牙白的改良连衣裙有着典雅的俄罗斯风格,而蓝底白条的连衣裙竟然很像女学生的制服。
也是据说,她晚年在美国的生活一直很拮据,
买衣服的地方都是很小、很低档的商店,衣服里也没有一件是真正的名牌。
这多少有些像她年轻时的那段爱情------
外表华美至极,褶皱中,却爬满了虱子。
看,女人的晚景中,诗意的隐居被罩上了一层悲凉的外衣。
与世隔绝中,就连锦山秀水,也懒得看上一眼。
是怎样的落寞和决绝,才得以心境如此的冰凉?
我想象不出。也不敢去想象。
我倒是经常地,冥想出自己的晚景。
那一定是平和而又肃静的。
没人打扰。在市外的某一处宽大的庭院里,有我不再忙乱的身影。
夕阳中坐在影像斑驳的时光里,老下去,老成一座雕像。
花花草草该开就开,该灭就灭。
我看一眼周围,目光索淡。
或者养一只猫,或者养两条狗。
男人,是不会在身边的吧?想起年轻时的爱情,嘴角竟还能撇出一丝的微笑。
有一个、或者顶多是两个女友,时常地来看看我。
我们一定知道彼此的过往,并据此来进行取笑。
三个人,凑不成一个牌局,就呲着牙儿,拄着下颏等。
等来一个是一个吧?管他是男是女呢?凑成一局,不再认真。
女儿女婿偶尔来看我一次,又匆匆走掉。
我从不多的积蓄中取出一部分给她。
因为我不能帮她带孩子了,那我就出一点费用,帮衬一下她。
看来,手里是要有一些钱的,这很重要。
“完事”的时候,最好身边有人。
希望走的安静。
这一点,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