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与你“携手赴死”?

标签:
杂感生活记录尊严天堂之门生命过程身患重病身患绝症苏黎世杂谈 |
分类: 爱情@云淡风轻 |
同生同死,一直是国人精神世界里的某种境界。
意味着,即便不能同生的退而求其次,也要但求同死。
选择某一时刻,深深地望着对方的眼睛,双手紧握在一起,给自己,给对方一种蔑视死亡的勇气,瞬间,回顾一下自己了无遗憾的一生,然后,闭上眼睛,默念或祈求上苍给自己灵魂一个慰藉的口令。与对面的那个人一起,吐出人生的最后一口气。
记住,是吐出,不是咽下。我们该知道,人生最后的那口污浊之气,必须从我们的胸膛里吐出。
这是一幅画面感极强的场景。
是我们活着的人、相爱着的人、对人生有所依恋却不得不离开的人,都很倾心的一种画面。
有人与我们一起死,总好却最后的那丝软弱。那丝游移。那丝恐惧。
活着有伴,死亦相随。天上地下,都不孤独。
这是人生境遇中最后的高地。是凡俗之人所想保全的尊严和理想。
他这样做了。他选择了和自己相爱一生的妻子一起,携手赴死。
他是英国著名的指挥家爱德华·唐斯。
与他一起赴死的妻子,因为身患绝症已经了知了自己的大限,而平静地接受了他的建议。
在瑞士苏黎世一家提供“协助自杀”的诊所里,他们二人一起,在不到10分钟之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震撼,不仅仅来自于这条新闻本身。
我能想象得到,在瑞士的苏黎世的那家小旅馆,一对年迈的夫妇,是怎样怀着眷恋和深情,与自己的儿女们依依不舍地度过的那四天。那一定是他们一生中最快乐、却又是最眷顾的一天。因为每度过一分一秒,他们都离最后的告别近了一分一秒!那是怎样的“度日如年”?又是怎样的“分秒必争”的相守啊!
我们无法亲历。我们只能想象。
但即便是这种想象,我们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心,在承受一种凌迟,抑或是,一种我们永远无法感受到的那种,幸福!
不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超越了不舍,才能抵达永生。
是他们甘愿的放弃,是他们理性的舍得,才使他们保全了活着时最后的体面和尊严,才使他们抵达了那种平静的死,永久的生!
一起躺到床上,一起握紧双手。一起凝望双眸,一起抽身而退。
男人不想在失去心爱的女人后独自苟活。
女人不想生不如死地活受罪。
一起有尊严地文明地死,强过那些“好死不如赖活着”地生。天堂也好地狱也罢,一路如影随形。
我不是在高调地宣扬这种携手赴死的死法,我是在震撼和感动,
这样的一种平静中面对死亡的勇气和真情。
值得思忖的是,在甚嚣尘上的今天,假使有一天我们身患重病,或者不是患病,我们只是厌倦了这肮脏的尘世之时,有没有谁,会和我们一起,平静地选择,携手赴死?
你有没有过如此完美的爱情?那个他,可以与你一起面对生死?
你有没有设想过如此完整的生命过程,从生到死,把握住了自己?
如果死亡寒冷,你能不能给予你深爱的对方,一种彻底的温馨和最后的暖?
如果一个人孤单,
你能不能还在此刻活着的时候,就给你爱的人,那种最好的相伴终生的安全?
据说,协助自杀的小诊所里的床,是紧挨着的,目的是令携手赴死的对方一伸手,就能握到对方。
这是人性的伟大和对爱的最高级别的尊重。
据说,他们是在迷蒙而宁静小提琴的那种舒缓而深切的旋律中静静地走的。
我相信天堂之门在美好的音乐声中会缓缓洞开。
我相信他们此时,
就在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