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雅至老的“常青藤”女人!

(2009-02-26 08:46:23)
标签:

杂谈

生活记录

奥斯卡颁奖晚会

电影

《苏菲的选择》

廊桥遗梦

奥斯卡

                     优雅至老的“常青藤”女人!

1996年,我坐在长春工人文化宫的小电影厅里,与我的同事一起观看《廊桥遗梦》。

那时候,我不认识她。好多的国际女影星,我都不认识。我有限的关于电影、关于音乐、关于绘画甚或是关于各种艺术门派、类别的知识储备里,关于她的,是盲点。我的少年时光,是伴随着新兴的刚刚崛起的西北风和所谓靡靡之音度过的。对于始涌入中国大陆的欧美电影,我就像饥饿了太久的孩童遇见了面包或馒头,除了扑过去一口吞下,已经毫无咀嚼和反刍的能力。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恶补。太多的给养需要填充。文学院给了我一双挑剔的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来寻找来自于世界各个地方放射出的,光明。

于是,在那个阴雨连绵的四月,1996年的四月,我看了《廊桥遗梦》。并第一次见到了她-----梅丽尔·斯特里普!

 

《廊桥遗梦》。一段缠绵悱恻到令人窒息的爱情。

漆黑的电影院里,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罗伯特·金凯上演了一场异恋。屏幕上的伊斯特伍德那无力却爱之切肤的眼神,弗朗西斯卡欲罢不能的爱欲纠缠和痛到骨髓里的挣扎和不舍,令屏幕下的我痛哭失声。那个青涩的年代,我无力承担起这样厚重而悲戚的爱情。但是我却记住了她,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个饱满到灵魂和肉体都能在表演中呼之欲出的女人。说实话,她并不漂亮,身材甚至有些太过丰腴,骨架吐出,面部线条也太过硬朗,但她的魅力却直接击中了我的关于爱欲,关于情感表达的所有艺术想象。那时候的我,并非仅只为了那段生死绝恋而感动,其中的大部分,是为了那个女人,那个我深深地记住了名字的叫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女人。

生命中,我们的某些记忆,真的是与一个年代和那个年代带给你的某些心灵深处的感怀而强化和深埋。

无论最初你在哪里遇见,那烙印,那无论走过多少岁月都难以磨灭的痕迹,就那样奇迹般的固定在了你的心灵。

后来,我开始着意这个女人了-----文字的,影像的,甚至包括围绕在她周围的那些奇闻逸事。

 

《苏菲的选择》。《克莱默夫妇》。《谁可相依》。《走出非洲》。等等。等等。

我着迷于她的百变。我深陷与她的表演。我对她产生了某种依恋和理解。她的一颦一笑,她的一招一式,她低调而含蓄的人生态度,她深邃到无须语言就更够和你的那种畅达的沟通。说实话,我是过了又偶像的那种年纪的了,严格说,她也并非就是我的偶像,但每每提及她以及她的作品和表演,我都能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我看着她逐渐成熟起来,看着她历经的那一切的变迁。甚至,看着一条条皱纹开始在她的眼角眉梢肆意地蔓延而乏力挽回却有着的那种惊喜-----她是越来越丰满,越来越风情,越来越优雅了。

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梅丽尔·斯特里普一人分饰“戏中戏”里性格命运截然不同的两个角色,一个是感情的逃避者,一个是爱情的捍卫者。一个是大胆随意的演员安娜,和男明星迈克相爱同居。身为现代女性的安娜不愿正视短暂的婚外“激情”,最终黯然离去,而安娜饰演的维多利亚时代外表如冰山般保守冷漠的乡村女教师莎拉,对爱的热情和渴望却如同冬夜里的火焰,熊熊燃烧不能止息。在这部戏里,我们真正领悟到了梅丽尔•斯特里普那无与伦比的表现力。

 

当《苏菲的选择》的导演帕库拉向斯特里普发出邀请时,先是遭到了她的否决,她坚持要看过剧本才接演角色。后来,斯特里普花三个月时间学习波兰和德语,并控制饮食使体重减轻六公斤,以求最大程度地接近和领悟索菲的内心世界。她以枯槁的面容和痛苦的眼神再现了苏菲这个充满人性挣扎的角色。假模假式的轻佻笑容,对爱近乎病态的依恋,集中营里的痛苦回忆如同恶魔般缠绕着她,绝望的索菲最终选择了死亡。梅丽尔•斯特里普因此片获得了了第二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著名导演迈克·尼科尔斯如此评论她:“导演斯特里普的作品犹如陷入情网,那段时光在你的记忆中美好得如同梦幻一般,你感到的是神奇的欢愉。”

 

直至她的轰动一时的《穿普拉达的女人》。

我没记住那些嚣张的服饰品牌和办公室里的跋扈和志得意满,我仅记住了她洗尽铅华后摘掉眼镜时的那一抹凄苍!这部时尚电影被当时所有期刊界的主编们视为经典和摹本,甚至某一段时间,言毕及普拉达的女人,我却从那部片子里,感受到了岁月的残酷,那是多少名牌的粉饰和艳服都遮蔽不了掩盖不住的时间的痕迹。而梅丽尔·斯特里普却跨越了这种残酷,直接走向了她表演艺术的完美。

如某些电影评论中所言,她不美,鼻子太长,下巴太尖,若在异国街头看到,大概只当她是平庸美国妇女;又或者,尖刻的年轻人,甚至说她长得像老巫婆。但真正看过她电影的人,绝不会再对她的长相耿耿于怀。她最艳的时候,从来都是在电影里,千变万化的角色和演技,叫人的心和眼睛一起缭乱。

她独自迈过岁月清冷的长河,永远存在于电影,这再造的梦境里,永远,无法被人遗忘。

 

昨夜,奥斯卡颁奖晚会。我再一次找到了属于她的那些镜头。

一袭灰色的晚礼服,低胸,简单到无法再简单的设计和线条。高高挽起的发髻下,还是那张低调含蓄的脸。甚至,还有些害羞般的对着镜头,对着人群。那皱纹,明显的是多些了的,但却已然无法掩盖得住她这个年纪能够保持得如此完美的优雅。她,是个奇迹,能优雅至老的奇迹。

与身边那些艳丽得飚人的女星相比,她优雅的力量似乎能够穿透整个奥斯卡颁奖的夜晚和由施华洛斯奇的水晶组成的耀眼的舞台,直接告诉我们,星光终是一时,真正的表演,是浩瀚的人生,是坚忍的与时光的对决。

可惜,我到现在还没找到2007年她主演了《反恐疑云》、《夜幕》与《暗物质》。

2008年她主演的《战争剧场》和《虐童疑云》。据说,在这部戏里,当斯特里普头戴修女帽,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一脸肃穆地出现在《虐童疑云》中,与霍夫曼所饰演的神父展开一场关于信仰自由的大对决时,奥斯卡忍不住倒吸一口气,立马将今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双手奉上。

 

还有一部戏。

我至今也没有找到。

那就是2004年梅丽尔·斯特里普与阿尔·怕奇诺共同主演的一部戏,《天使在美国》。

这是这几天唯一能令我兴奋并反复去PPS等网站搜索和影像店掏找的一件事。虽然没找到,但这部戏令我兴奋。这是两个我挚爱的影星。当阿尔·怕奇诺遇见梅丽尔·斯特里普------天啊!

我不说,那都是一个传奇!

 

这个被誉为是“常青藤”般的女人,已经被锁定在我的视线之内。

与那些青春耀眼艳丽逼人的当红影星相比,她永远低调含蓄地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她的优雅,能击败所有傲慢和不可一世的青春,以独特的芬芳,走过和迎接属于她的世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