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院往事之二-------马难:在CEO的尖挺与诗人的柔情间妖娆舞剑!!

(2006-08-21 12:40:31)

文学院往事之二-------马难:在CEO的尖挺与诗人的柔情间妖娆舞剑!!

 

一个男人长成这样,人民群众会不满意的------让不让长的丑的男人活啦??

 

 

马难是谁??估计读杂志的和不读杂志的人大都不会知道这个男人。但读诗的人知道。写诗的人也知道。读诗的写诗的没几个人不知道马难这个人的。就是这个人,在京城的尘嚣之上,在厚重的红墙碧瓦之间,在人民币日益尖挺面皮子逐渐薄弱的商场,白天当着CEO,晚间伏案写着诗。见过他的女人都心潮起伏面若桃花,说,天,他怎么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猖狂地帅?帅到有棱有角刚毅俊秀的程度?纷纷猜测这样的男人又风度又儒雅,该有什么样的女人站在他身后会赢得他的"芳心"??

走近马难,让我们离城市远一点儿,就算亲近一会儿诗。

走近马难,让我们稍微静一会儿,切切男诗人因爱而鼓动的脉。

 

马难是我哥们儿.

我作家班里的同学.我的"文学院往事之第二个出场的人物.

 

文学院往事之二-------马难:在CEO的尖挺与诗人的柔情间妖娆舞剑!!

 

                            诗人在群众当中!

 

   马难现在居住在北京三环内的一个高尚小区里,他的楼房往下看是朝阳公园里的绿荫和山水,往外看是日益蓬勃与时惧进着的北京城。他的家在绿树鲜花丛中,门前经常停着奔驰和宝马.这使他显得有些高贵。很体面的样子。体面的马难在北京经营着一家文化公司,当着CEO,人经常在天上飞来飞去,谈吐很斯文,面部线条极其分明,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就是这个人,当着老总,开着好车,晚间却脱胎换骨,回到他的书房后却纵横古今,埋头诗丛,保持每天必须写一首诗的进度,在他自己装订成册的厚厚的诗集中,用他独特的粗重的笔,写着一首首比CEO的尖挺还牛B得多的诗。

诗是妖娆的,感性的,潮湿的.像生活,却比生活本身多姿.而诗人却是理性的,坚硬的,不驯的.像城市里参杂进水泥中和钢筋里的建筑.不管是多么遒劲多么寥廓的诗,在人们想象的翅膀上,诗一直在灵魂深处起舞。而马难,却是一个严谨整齐的男人。这种外部和内部严重的矛盾感和不协调,恰恰构成了马难这个独特的人。

文学院往事之二-------马难:在CEO的尖挺与诗人的柔情间妖娆舞剑!!

 

    诗人马难先生的书房-----我猜他只有在这里,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我时常想象着诗人马难在每天的夜阑人静之后,独自埋进他自己的书房,房门一关后他该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怎样的一种状态.那一定是最真实的他自己.因为白天他是要装人的,装成功男人装"高级灰"装绅士装某一个阶层里的某一个大家都熟悉的需人仰视的俊杰男人.而到了晚间他进了他的书房,是不必再装的.诗的细腻和温婉,诗的硬朗和尖利,在此刻一定已经划开了他疲惫的肌肤,从那里,能冒出新鲜的滚热的血来,那是他对生活和生命的感知和体悟,也是他敏感而纤微的笔触可以描摹得到的他的世界.他自己的世界.别人无法进入.即使想进入,他也一定是拒绝的.因为那里,是他的乐园.他的一亩三分地儿.他的空灵寂静的图.

我见过他厚厚的几大本诗的草稿.用粗黑的钢笔写的.马难的字堪称一绝,他自己也陶醉自己的字.在他家的背景墙上,就是他自己的书法作品,被刻成木质的屏风,往对面的沙发上一坐,他的字就呼之欲出.遒劲有力.

文学院往事之二-------马难:在CEO的尖挺与诗人的柔情间妖娆舞剑!!

          

        诗人背后的背景墙,是沧劲寥廓的书法作品.

 

我和马难是同学,又是哥们儿.

我信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打从上学的第一天始,我就认出了他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和诗人的感性及才情.更重要的是,马难很帅,虽然当年的他很青涩,青涩到见到生人都还脸红的程度,但有他的诗做他自己的明信片,我们的接触就显得比一般人多了些.比之那些牛哄哄的自以为是的家伙们,我们就很亲近.我们一起谈诗,一起找好吃的便宜的酒馆,一起谈天或说地,一起"鬼混".毕业后他在北方法制报就职时,我也留在了这个城市,就更加有时间在一起"谈文学"了.那时候谈文学很时髦很时尚,约等于现在的人聚会在一起谈男欢女爱.但那时候我们不谈男欢女爱,我们很不屑于谈那些鸡零狗碎的话题.我们很愤青,很忧郁,也很跋扈.除了谈文学,我们就是一起找饭吃.

那是多么让人留恋并记忆尤深的美好啊!

 

马难于我,是一种财富般的宝库般的所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几次我的人生的重大转折,都有他站在我的身后.身无分文遭抢,他二话不说拿巨资相帮,建记者站需要房子和物品,他可以把他家里的东西都搬给我.他的家,在我北京工作的两年间,就是我的港湾,我的驿站.我取暖的火炉,我避暑的纳凉之地.那时他住在南池子,距天安门百米之遥.我骑着单位给我配的车10分钟不到就可以溜进他家,吃红英嫂子张罗的每一顿好饭好菜.酒足饭饱过后,我可以连碗都不要洗,就和马难一起读诗看书了.

记得一次,人家两口子不在家,我把我的作者和朋友都一起约到了他的家里,待他们两口子回来一看,家里却已高朋满坐了举众和欢了呢.

文学院往事之二-------马难:在CEO的尖挺与诗人的柔情间妖娆舞剑!!

     

          有人说他不像CEO,有点像MBA或ZNB-----你猜是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现代人就到了当下的这种状态,似乎话语间很少言情了.同学情战友情亲情友情爱情,到了现代人嘴里都变了味儿.似乎谁要是深情些谁就不酷不冷不时尚不超越不现代.煽情被人不耻,泪下更令人鄙薄.

我却不已为然.我是个多情的人,我眷恋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的情.并时常翻检出来作为暖心暖肺的支撑.这是我的财富,与别人无关.

而我和马难间的十几年的同学情,就是蕴涵在我心的最深处的一个角落,今天重新翻检出来,仍令我温暖.我做一些记录在博客里保留起来,是怕那里蒙尘,也是怕自己忘记.亦是怕世态变迁人情冷暖日渐薄脆的今天,我们的心变得粗砺而遗漏掉那些过去的时光里最令我们珍惜的东西的不再.

活到今天,活到现在,活在滚滚红尘里活在鬓发日渐泛白的年纪,还有什么是我们看不明白悟不透彻的呢?还有什么是我们知道该好好保留和珍惜的呢?你记得的人!你还回忆起的事.你的曾经.你的牵挂.

也就这些了吧?

 

附录:1:马难的几首诗.

     2:我的另一个作家班同学马辉写马难的几段文字.

     3:诗人马难的照片.

    

我能否当一次人民群众            

“我坐下来是为了增加人民的高度”        作者:马难

         ——马辉

 

母亲生下我

是考验我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能力

把我喂养大

是帮助她头顶人民手拎群众从语法的腰间穿过

 

父亲用巴掌扶我时

我差点装腔作势站起来

我偷偷趴在人民群众中

牵着一大把生长之类的词语尾随其后

 

少年时

为了能和大人说上话

我一直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奔跑

 

长大之后

不放过任何一次作人的机会

在朋友面前曾经死要面子 活受罪

我牢记为人民服务

也为自己养家糊口

我跟头把势地拽着一辆车的把手

双脚在地上像兔子一样倒腾

 

我想我应该从人民群众中脱颖而出

我起五更爬半夜

去探求人类的技巧

其实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技巧

 

赵钱孙李担心人民群众

啃光了地上的食物

五谷杂粮也担心大地不去承载大地的责任

而去冒充人民群众

 

 

我扛着人民群众在大街上行走

继而有一大批人民群众跳到我后积簿发的背上

没人选举我当人民群众

我就毫不利已地为人民群众承包土地

甚至在城里打工有时也做点小买卖

养活人民群众般地养活自己

 

最可爱的是人民群众

我顶着压力做一次人民群众

我瞧不起自己那会儿

也瞧不起那些吃了人民粮食而不为人民打一天工的所谓人民群众

 

突然有一天我跑到了人民群众的头上

开始我乐不可支后来发现

脚不沾地的滋味是要付出昂贵代价的

于是我又像鲇鱼一样使劲往人民群众里面钻

当我钻到最底下时又发现

要想做到不浪费人民群众

自己必须做最后一粒种子

 

为此变来变去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人民群众

也不知道

人民群众是不是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