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七年间被发现四度财务造假,我看了看造假的情况,如果追其造假细节,可以说差不多各种方法都试过了。
1.将资金套出,进行体外循环,虚增收入和利润
2007年11月6日,财政部在发布的第十三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提及了涉及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事项:认定公司2003年至2005年划出资金通过其他单位进行周转,虚增利润3110万元。
后果: 2007年发现的财务造假事件,公司只收到了财政部下发的处罚决定。
2.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
2010年8月18日,浙江证监局在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公司下属两家子公司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沈阳航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出现过虚增2009年收入2021万元和1092万元的情况。
后果: 2010年浙江证监局现场检查后,只是出具了《关于对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管意见的函》。
3. 通过资产核算方法的调整,虚减成本,虚增利润
2012年12月10日,航天通信又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公司2011年新收购控股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新乐毛纺织造有限公司存货及固定资产核算存在重大缺陷。
后果: 2012年,公司收到的是《关于对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4.通过背靠背互开发票的方式进行虚假交易,虚增利润
2014年9月20日,航天通信公告称,公司收到了浙江证监局下发的 《关于对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2014]12号)。浙江证监局认为,公司子公司易讯科技股份2013年度虚增营业收入4555.65万元,虚增营业成本3685.46万元,虚增管理费用351.56万元;导致虚增净利润440.84万元。另外,公司还存在业务交易虚假、代理业务确认收入等问题。
后果:最新的这次违规,公司收到的依旧是《关于对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除了遭到一些名声上的损失,几乎是“零成本”。这是导致许多上市公司一再出现财务造假现象的主要原因。
航天通信用连续造假的方式,宣告了他们的屡教不改。如果航天通信继续违规,证监局是不是还准备让其一直改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