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电”没能让我“惊魂”

(2006-08-12 14:37:58)
分类: 影视评论
“来电”没能让我“惊魂”
 
“来电”没能让我“惊魂”
 
平时很少看恐怖片,倒不是胆子小,而是觉得这类片子没啥意思。冲着中国引进的首部外国恐怖片的宣传,昨天走进影院看了一场《来电惊魂》,遗憾的是,“来电”没能让我“惊魂”。
 
没有什么血腥,没有太多暴力,也没有太吓人的镜头,这些保险系数内的“安全”因素,也许是《来电惊魂》被中影公司看中的主要原因,毕竟这是国外恐怖片解禁的第一例,为稳重起见,把“恐怖”控制在大多数人可承受范围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号称“恐怖片”,却没有把人吓到,没有给人应有的恐怖体验,还能叫“恐怖片”吗?既然是引进国内公映,观众自然想走进黑暗的影院与其他人一起尖声惊叫,没有了惊叫,还不如在家看碟呢。
 
综观《来电惊魂》,我看可以用“二由”来概括,即没来由,无理由。尽管片头有一幕虽惨烈但没有展现出来的杀人案作为铺垫,但年轻女孩吉尔为临时看管两个孩子而来到林中别墅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仍是没头没脑的;吉尔与男女同学之间发生的情感困扰本来和故事进展没有必然联系,在片中却被用作必要的恐怖因素;凶手最终目的是为了杀死年轻女孩,但他表现出来的却是更热衷于玩“恐怖”游戏,直到束手被擒,我们也不知道他这样疯狂究竟是为什么;女孩吉尔明明可以让房间里灯火通明,让电视或音响热闹非凡,却偏偏要万籁俱寂、幽暗无光…… 单纯一味地利用音响、光效营造恐怖氛围,这一切都只能让人理解为编导是为“恐怖”而“恐怖”,然而,这些“恐怖”手法已是非常老套而过时的了,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怪了。
 
所有的类型影片都可以揭示世界和人性的本质,恐怖片也不例外。1989年上映的号称新中国第一部恐怖片的《黑楼孤魂》即透过“恐怖”的外表深刻解剖人性,尖锐针砭时蔽,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而时间过了近20年,还把《来电惊魂》这样初级幼稚水平的恐怖片引进给现在的观众,真是有点让人啼笑皆非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