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感——路也的现代诗《木梳》赏析

(2014-09-29 18:53:04)
标签:

情感

分类: 囚绿集

“幸福感”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词,电视、报纸、杂志及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询问人们:“你幸福吗?”究竟什么是幸福感呢?通常认为幸福感是快乐的情感,或者是一种对生活满意感。有时幸福感被定义为积极对消极情感的高比率。换句话说,幸福感也就是人的主观幸福感,是个体的情感体验。

有时候,幸福感并不一定是对生活的全部体验,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本引起情感共鸣的小说,或者一首韵律优美的诗词,也能让你体会到幸福感。前些日子,偶尔欣赏到路也的诗歌:

                        木梳

我带上一把木梳去看你

在年少轻狂的南风里

去那个有你的省,那座东经118度北纬32度的城

我没有百宝箱,只有这把桃花心木梳子

梳理闲愁和微微偏头痛。

在那里 我要你给我起个小名

依照那些遍种的植物来称呼我:

梅花、桂子、茉莉、枫杨或者菱角都行

她们都是我的姐妹 前世的乡愁。

我们临水而居

身边的那条江叫扬子 那条河叫运河

还有一个叫瓜洲的渡口

我们在雕花木窗下

吃莼菜鲈鱼,喝碧螺春与糯米酒

写出使洛阳纸贵的诗

在棋盘上谈论人生

用一把轻摇的丝绸扇子送走恩怨情仇。

我常常想就这样回到古代,进入水墨山水

过一种名叫沁园春或如梦令的幸福生活

我是你云鬓轻挽的娘子 你是我那断了仕途的官人。

 

轻轻地吟诵,犹如聆听着一首婉转悠扬的古琴曲,“中正平和,清微淡运,空寂入魂。”在我眼前勾画出小桥流水美丽的江南古镇景象,充满生趣和怡然自得,心境豁然开朗。渐渐地,我的心弦也被触动,一股暖流在血液中流动开来,强烈的情感体验,给人难以言表的感觉。

记得民国才女林徽因曾经说过:“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能体验情感。能体验情感还得有智慧有思想来分别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别人的!”不敢妄称自己是有智慧有思想的人,但吟着《木梳》,确实给了我一种别样的感受,伴随着平实朴素的文字,在行云流水般的韵律中脉动,一个成熟而不失天真,雍容而又雅致的女人,似在眼前,又如在梦境。

“在那里,我要你给我起个小名,依照那些遍种的植物来称呼我:梅花、桂子、茉莉、枫杨或者菱角都行”,感受到女人这种最能打动人的纯真娇嗔,小鸟依人,柳枝般的柔顺,爱怜便由心生。这种柔顺,是女人特有的天性,就象一块磁性强大的磁石,最粗犷最冷血的男人只要进入它的磁场范围之内,也会不知不觉地被吸引,想躲也躲不开。这是女性生命本体的一种自然散发,一种智慧,一种境界,是女性独具的气质,是女性似水柔情的展现。

诗境中,江南古镇恬静的画卷里,雕花木窗下,一张木桌,二张竹椅,诱人垂涎欲滴的鲈鱼莼菜,醉人的糯米酒,正虚席以待,能品着碧螺春、吟诗对联、棋盘纵论人生的宁静淡泊生活,令人心往。因此,以从容淡定的气度,“用一把轻摇的丝绸扇子送走恩怨情仇”,使人回归一种自然本真的状态,这样的平淡生活能让人不受名利的驱驶、欲望的煎熬,这种境界很难到达,非经历不凡的人不能了解其珍贵,非大彻大悟的人不能领悟其真谛。这种人与自然的融洽,凡俗中的高雅、平淡中的浪漫、人生中的豁达,困境中的乐观、坚韧不弃的感情,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将内心这种至纯的情感体验,用看似平淡的诗韵表达出来,使得别人也从中懂得人生意义,从中体验到最珍贵的人性。

木梳》让我感受到一种经历风雨之后,心中的柔软仍在的返璞归真。“我是你云鬓轻搀的娘子,你是我那断了仕途的官人。”这不是年少轻狂的嗲声嗲气、故作姿态,而是经年累月诗书浸润、感情积淀发酵后,从骨子底里长出来的本能,使历经磨难的爱人感受到如沐春风的爱恋,也给了自己最美丽的幸福滋味。

如此知性的女人,面对生活的困难,仍旧以乐观面对,用绽放的微笑迎接生活。爱人处在困境之时,仍然挚爱有加,给他温情自信的微笑,一句贴心的体己话就可以燃起爱人心中的生命烈火。互相鼓励,不会自卑,反而将失败当成爱情的珍果,这样的柔情可以化解爱情之间的隔膜,让人品味到更加激情的爱情。

这样善处忧患活泼的女人,可遇而不可求。或许如 林语堂先生说的:“她只是在我们朋友家中有时遇见有风韵的丽人,因与其夫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慕之念。我们,只觉得世上有这样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只愿她是朋友之妻,可以出入其家,可以不邀自来和她夫妇吃中饭,或者当她与丈夫促膝畅谈书画文学乳腐卤瓜之时,你打瞌睡,她可以来放一条毛毯把你脚腿盖上?”这使我想到了《浮生六记》书中的女主角陈芸——作者沈复之妻,林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最美丽的东西。所以林先生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将芸介绍给世界各国。而芸这样的可爱女人,也许我们都曾遇到过,《木梳》的作者路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读《木梳》,“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苦痛——这安乐,我想,很像一个无罪下狱的人心地之泰然,也就是托尔斯泰在《复活》中所说微妙表示出的一种,是心灵已战胜肉身了。

一首好诗在一个会心的读者前边有时真会是一个奇迹!”不知不觉竟体味到了林徽因曾经有过的感受。《木梳》中这位雅静的女人栩栩如生,馨香如兰,触手可及,不正是愿意“布衣菜饭,可乐终身”,同甘共苦几十年的妻子吗?夫妻共同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年岁越是增长,就越来越需要情感的温暖,需要平淡生活中的浪漫,就如一首歌中唱的:“直到我们老得那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这种弥久的真情,是生命年华酿出的醴酒,越久越醇香,使我们在现实的纠葛之外得到了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能量,这种生命激情一旦被唤起,需要一种契合自己内心的载体倾泄出来。路也的这首《木梳》,犹如黑夜中的精灵骤然降临,在我面前呈现出了曾经追寻的完美意象,“我常常想就这样回到古代,进入水墨山水,过一种名叫沁园春或者如梦令的幸福生活,”桃花心木梳子被赋予了人性的感情,内心的人性感触与外界的体象交融揉合,恍惚中便进入了中国文人千百年来苦苦搜寻的桃花源。

借路也的这把《木梳》为我梳理闲愁,让心灵得到净化,使我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和美感,对世界万物产生了一种体贴与怜悯。可以说,如《木梳》这样的诗词,以我的感受,似乎能代替宗教的作用了。

感谢路也,每每用这把桃花心《木梳》梳理一遍闲愁,心中的幸福感便舒展漫延开来,麻酥酥地渗透了全身。

……

我常常想就这样回到古代,进入水墨山水

过一种名叫沁园春或如梦令的幸福生活

我是你云鬓轻挽的娘子,你是我那断了仕途的官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