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设计简洁的职场书,但正因为简洁,摆在经管类的书堆中却很另类。初看书名——《要努力的工作,更要聪明的工作》——还以为是编者的失误,竟然“的”“地”不分。然而浏览一遍后,我才读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聪明地工作”强调动作,可能只是一次小范围的劳动或任务;而“聪明的工作”强调的是工作本身的定位,是一个长期的认知及实践的过程。
说到“聪明”,评论者都要冷下三分,静观其变,因为相对于中国人来说,“聪明”是一个含义过于宽泛的词。小聪明的人爱彰显它,大聪明的人又希望躲避它。也许是因为中国历来都讲“忠、孝、义”,聪明算不上什么太好的特质,于是这也使得一个被世界公认为聪明的民族,从来不以聪明为荣。而到了现代,由于一段时间内各种体制的混乱,造成许多小聪明的人抓住机会崛起,于是聪明更是成了很多人既想利用但又不得不小心慎用的工具。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聪明作为新形势下对人才的一种要求,必然会成为社会、企业、家庭以及个人发展都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么看来,提倡“聪明”确是暗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是在旧有观念仍在影响和束缚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时候,提“聪明”似乎还是不能那么大张旗鼓。我们所能看到的是:“聪明”的字眼在小书里频频出现,而正经策划制作的书却尽量绕开这个话题,取而代之的是“智慧”,或者被分解成各种能力。
所以,当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先是一惊,再是感到宽慰。工作中的聪明早就该提倡,但一直以来,类似的著作都集中于对“潜规则”的研究,或者教员工把心思放在投领导所好上,而没有指出社会、企业以及个人发展所需要的真聪明。那么,什么是真聪明?什么才是工作中所需要的聪明?工作中的聪明其实就是工作的先进方式,不是所谓的“大智慧”,也不是与领导玩智力游戏,而是于人于己都长远有利的对工作的认识与方法。
就如书中所引的一个工具所探讨的:还能做得更好么?还能做得更简单么?追求高效的工作与轻松平衡的生活,才是聪明工作的目的,也是这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
再回到对书名的解读上。书中部分章节用的是“聪明地工作”,但在整体认识的论述及对全书的表达时,都统一用“聪明的工作”,这就不能简单地看成作者的随意安排了。细想之后我才明白,原来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两者的区别。“聪明地”是大部分人都曾有过的行为,但要以“聪明的”去贯穿所有的工作与生活,就需要先有整体的认识与理念,并掌握一些工具与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有计划地去实施。
要“聪明地”还是“聪明的”,这还存在一个视角的分歧。要怎样“地”工作,是大多数员工都在考虑的问题;而要怎样“的”工作,也许符合企业与每一位员工的共同利益。因为“聪明地”表达起来相对主观,而且重点在个人。但企业是一个整体,由团队组成,“聪明的”更能体现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也更能代表一个企业对员工长期的要求。
从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强调个人与企业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与其他职场类书不同,这本书所提倡的“聪明的工作”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共识、一种文化。领导需要聪明工作的员工,员工也希望能够聪明工作,这本书向我们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共同的“聪明”。
“要努力的工作,更要聪明的工作”,由书名的解读发展而来,我想是否可以再加一句:“要聪明地工作,更要聪明的工作。”
------------------------------------------------------------
科学填报志愿,合理规划人生!分享思想的盛宴,开启事业的大门!
高考咨询QQ群1:211201;高考咨询QQ群2:9157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