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令我难忘的十首中文摇滚金曲(二)

(2013-05-05 13:44:38)
标签:

娱乐

摇滚

beyond

分类: 音乐心情

令我难忘的十首中文摇滚金曲(二)Beyond《海阔天空》

 

香港,五光十色琳琅交错,繁华到几乎糜烂的城市。在香港,绝对是先敬罗裳后敬人的。人们脚不沾地似的匆忙,交际的功利和目的性都很强。在这个极度商业化的社会,所有的文化都向功利靠拢,有人断言香港将会变成富裕的沙漠,直到八十年中Beyond的出现,他们的音乐在当时香港人的眼中看成是拯救的唯一解药,而黄家驹则是Beyond乐队的灵魂。他的作品多是反映社会现象,用一个青年的眼光审视那个年代,用一个艺术家的手法表达着那个年代的喜怒哀乐。

 

成立于1983年的Beyond无疑是华人地区殿堂级摇滚乐队之一,是华语乐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乐队。不但在香港、中国大陆及台湾均有乐迷,即使远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海外华人地区亦有支持者。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初期,Beyond以实力派创作乐队形象活跃于香港,日本等地。在当时的偶像组合团体横行年代,一直被社会认为是反叛与非主流的一个团体。他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下乐队艰难地走向了成功,他们用一种超乎想象的信念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在自己的音乐王国来展翅高飞。

 

Beyond让华语乐坛的摇滚和流行乐都拥有了超越以往的含义——特别是黄家驹。十几岁时的音乐理想让黄家驹在冥冥中与同道人相遇、碰撞、释放。从早期的灰涩轨迹,到多少崎岖理想不易的海阔天空,黄家驹时期的Beyond是励志的、人文的、悲悯的,他们的作品题材不仅包容情爱理想,更大胆直面政治、种族等种种社会问题。当香港流行歌都是爱生恨死、市井小调,摇滚乐又都是刺激耳膜的狂躁愤怒时,黄家驹用内敛的激情去探索,足以被称为一场革命。

 

永远也不能够忘记1993年的6月30日,家驹在自己的理想未果的时候离去。再回首时,光阴似箭。也许在很多的人的眼里,家驹似乎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字眼,然而,毕竟他们曾经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毕竟他们曾经拥有过自己海阔天空的美梦,并且他们为之奋斗过。

 

时至今日,Beyond已经成为华语地区摇滚乐队的一个象征和传奇,其音乐理念并未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停滞,反而乐队的许多歌曲因为其音乐旋律大气,歌词意义深远而被广为传唱至今。一个天妒英才悲剧的上演匆匆终结了Beyond的十年光辉岁月。不可否认,失去领袖的Beyond依然是华语歌坛的一面旗帜,但Beyond三子回归性的转变却将这个名字定格在激情澎湃的记忆中、挥汗如雨的KTV包房中、行将埋葬的热血年华里。在后Beyond时代,我们已看不到林振强、刘卓辉、小美“前世的沧桑”,在对前世的背弃中,他们渐行渐远……

 

这首《海阔天空》选自1993年Beyond的大碟《乐与怒》,而《海阔天空》被评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原创歌曲,这也是Beyond最经典的名曲之一。1993年6月24日,黄家驹在东京富士电视台录节目时,不慎从舞台上跌落,在医院昏迷6天之后,永远离开了我们。《海阔天空》也成为了他的绝唱。上天赋予家驹天才的音乐灵感,却过早地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天妒英才。

 

这首歌的歌词简直是家驹一生的真实写照——“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任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OH N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那会怕有一天之你共我”。如果说达明一派的《石头记》开启了华语乐坛诗化词风的先河,那么Beyond的《海阔天空》则唤醒了香港歌坛的“主旋律”意识,奏响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可以引起大众共鸣的音乐。人们逐渐明白,家驹的遗作不仅仅是旋律和辞藻,更是一种思想,音乐人不死的创造与开拓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