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亚洲杯国足体育 |
分类: 评头论卒 |
尽管所有人都觉得,指望国足小组赛最后一场两球以上战胜乌兹别克很不靠谱,但却不得不幻想着奇迹的发生。甚至在赛前,很多人掰着手指头算计国足是否应该和乌兹别克联手双簧,一起做掉卡塔尔,然后双双出线。问题是,人家中亚人凭什么宁可牺牲掉小组头名,来拉你中国队一把?这种想法实在是很傻很天真!
应该说中国队有着一个梦幻般的开局,当于海在第5分钟就用头槌砸破乌兹别克的球门时,我甚至能感觉到国足已经抓住了那根摇摇欲坠的救命稻草。可我却忘了,中国足球的“光荣传统”是,只要打平就能出线的球,他们非得给你输个七荤八素才叫给力,更何况要净胜对手两球?于是乎,中国队脆弱的后防很快就换来了报应,艾赫迈多夫长距离前插禁区的轻松挑射,便仿佛是在进行一场队内的反越位练习。
别提什么生死之战小伙子们踢出了所谓的精神面貌。尽管逼迫式打法贯穿了整场,但11名莽汉缺乏技术含量的胡冲乱撞,倒像是在给乌兹别克人的轻松控球提供着对比的反面教材。无数的战例告诉我们,只要国足命悬一线后,基本就代表着回天无力,貌似很悲壮,其实很悲催。
这已经是国足连续两届亚洲杯在踢完小组赛后就卷铺盖卷回家了。中国足协和高洪波的为世界杯练兵说很冠冕堂皇,却又很可笑。因为你只有比赛打得越多才越能达到练兵的目的,而现在这副德性不像是在练兵,倒像是在进行一次海湾七日游。而三十年来中国足球练来练去,却越练越抽抽,练到今天鲜有成功的经验,却练就一色儿的失败教训,以致一句“锻炼队伍”如今倒成了推卸输球责任的代名词。这不禁告诉我们,虽然中国足球的实力越练越矬,脸却越练越大了。
虽然从年龄结构上来说,这是一届年轻的国家队,但三场亚洲杯比赛下来,我们却完全看不出这支已经组建一年半的国家队的训练成果。在国足全部三场比赛中,所进四球都是靠定位球得分,并且有两球还是打到对方球员身上折射进网的运气球,在运动战中没有取得一粒入球。而所丢的四个球却无不是因为后防失误所导致。面对这样一支进攻乏术,防守又漏洞百出的球队,你难道还能指望他们在未来的世界杯预选赛中杀出一条血路吗?还是那句话:要想指望本土教练让中国足球取得实质性突破,至少在目前看来只是浮云。本土教练已经朽木难雕,聘请外教确实是中国国家队走出低潮的惟一选择。
最新消息是,中国队在比赛结束之后立刻向亚足联就本场比赛主裁判的执法提出了上诉,在记者工作室,足协工作人员当场写了英文抗议书,递交给了亚足联。看看,输球就找裁判的茬儿,除了弄这些没用的,真不知道足协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在很厚道的全国球迷们齐声夸赞国足最后一战二比二打出血性的时候,我却几乎把他们磨叽成了二逼二,这显得有点很不厚道、很不和谐,实在罪过。那就这样吧,还是跟“血性”的中国足球一起洗洗睡吧先……
前一篇:【亚洲杯】国足小组次战 之 十段
后一篇: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