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南非世界杯足球体育阿根廷德国1/4决赛马拉多纳梅西 |
分类: 评头论卒 |
尽管阿根廷并不是我太粉的球队,但相对于德国队来说,前者仍占据着我对这场1/4决赛支持天平的绝对份量。当他们以如此大的比分被淘汰出局时,我仍旧免不了遗憾和黯然神伤。
四年前,两队同样在1/4决赛中相遇。在阿根廷先入一球的情况下,120分钟内双方1比1战平,不得不进入残酷的点球决胜。需要说明的是,四年前那场比赛的真正主角应该是裁判,他对东道主的过分偏袒,使阿根廷人不得不面对十二个人去作战。如果没有裁判的暗中帮助,没有佩克尔曼的大脑短路,没有一支无形的大手冥冥之中在操纵着上天,也许德国人根本就没有机会来玩儿这种他们最擅长的“俄罗斯轮盘赌”。最终莱曼扑出了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的点球,德国5比3淘汰阿根廷,进入四强。
四年一个轮回,但胜利仍不属于潘帕斯雄鹰。如果说,四年前的阿根廷人可以用虽败犹荣来形容的话,那么这一次被日耳曼战车4比0血洗,他们应该输得心服口服。
四年前的那场1/4决赛,19岁的梅西还在阿根廷队的替补席上被雪藏。而四年后,这个小个子阿根廷人已经成为了蓝白军团缥缈的图腾。阿根廷人需要一个领袖带领他们去冲击已经失散24年的世界杯王冠,于是穿上10号球衣的梅西被推上了老球王衣钵惟一传人的宝座,似乎整个阿根廷的希望都被他一肩挑起。
赛前对比赛困难程度和对手了解程度的轻视,很快使阿根廷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德国人在第3分钟便取得领先的梦幻开局,对于潘帕斯雄鹰来说不啻是一个噩梦的开端。青春无敌的日耳曼少侠似乎还魂了以前只有荷兰人才能打出的全攻全守足球。面对那条曾经令人魂飞魄散的豪华攻击线,德国队用11个人全员回到禁区参与防守来化解阿根廷人犀利的进攻。禁区内遍布的黑衣大汉,让曾经无坚不摧的阿根廷前场组合一筹莫展。而当德国人拿球组织进攻时,他们又如同水银泻地般的流畅和实用。日耳曼战车就仿佛一台运行良好的机器,按部就班且有条不紊地实施着自己的阴谋。
反观阿根廷队,在早早失球后就仿佛忘记了足球是应该如何去踢。既不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去控制比赛,也不懂得如何去创造机会来绝地反击,更忘了如何阻截对手的偷袭。在这场比赛中,出现在场上的是一支让我们感到陌生、机械、僵硬、苍白、呆板的阿根廷队。
在穆勒攻入德国队的第一球后,老马至少还有将近80几分钟的时间去调整,但我们却丝毫没有看到马大帅有这方面的迹象,直到完场,球王甚至都没有用足换人名额。这也促使阿根廷人在下半场全面崩盘。当阿根廷队的边路屡屡成为德国人突破的康庄大道时,我们会无比怀念率领国米夺得三冠王的老队长萨内蒂;当穆勒和“小猪”在中前场如入无人之境打出精妙配合时,又会让人想起那个彪悍的阿根廷铁腰坎比亚索。但此时此刻,两人却不得不坐在电视机前为自己的国家队心急如焚却又报国无门。
有人说,一个超级球星不一定是个好教练,就像一个好演员不一定是个好导演。而马拉多纳无疑属于这个范畴。球员时代的老马曾经是我心中的一个神,但当他接过阿根廷队的帅印后,在预选赛里连滚带爬地搭上了南非的末班车也让人有目共睹。据说,本场比赛前,老马曾经放下架子打电话征求过穆里尼奥的意见。至于牡蛎鸟给老马出的什么妖蛾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恰恰是牡蛎鸟率领的国米在欧冠联赛里搞死了梅西领衔的巴萨。而这场比赛,梅西却同样毫无作为。如果老马打给穆帅的这个电话是成立的,那么要么是穆帅故意作了老马,要么就是老马根本就没有能力琢磨出来如何更加合理的使用梅西去对付日耳曼战车的妙计。
谁也没有料到,作为新科世界足球先生的梅西会在南非交了一张白卷,这甚至还不如四年前他在德国的成绩。毕竟四年前,在阿根廷狂胜塞黑的那场小组赛中,年少的梅西还有一球进帐。而在南非,他基本已经做到了所能做到的一切,却唯独欠缺了一个进球。
有道是“枪打出头鸟”!作为各队重点盯防的对象,梅西每次拿球,都至少会有3名以上对方球员围在他身边。而本场比赛,梅西仍旧陷入德国人的层层围剿。马大帅似乎根本就拿不出让梅西突破这个瓶颈的有效办法。对于德国人而言,切断梅西的传球线路,基本也就等于废了他的武功。勒夫在战术针对性方面的准备及临场指挥上,无疑让老马只能望其项背。
歌剧《艾薇塔》里的一首《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已经被所有阿根廷粉丝用得烂遍。只是,当潘帕斯雄鹰再次用一场失败来告别世界杯时,阿根廷人的泪腺是不是早已枯竭?天堂在左,地狱在右,而阿根廷人本来可以有机会去选择自己的命运,但命运又何尝会青睐这样一支进攻如此低效,防守又如此漏洞百出的球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