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博我快乐:令我难忘的十首港台金曲(三)
(2009-10-24 08:52:51)
标签:
我博我快乐音乐娱乐 |
分类: 音乐心情 |
苍凉悲情的歌声与孤傲忧郁的形象相得益彰——王杰在许多人的年轻岁月当中,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每一个音符也许都是我们的某一段人生。也因此当那些音乐响起的时候,不管经历过多少时空转变,我们还是可以一瞬间回到过去,享受音乐带给我们最单纯的感动。
王杰的音乐可以说是整个华语流行音乐的缩影,在那段时间中,华语流行歌曲开始萌芽、茁壮,从原本的民间传唱的校园民谣进入有规模有计划的商业体系。22年前的《一场游戏一场梦》,让一身皮衣和破牛仔裤的打扮、略带忧郁和不羁眼神的王杰成功掳获许多人的心。
《一场游戏一场梦》是王杰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专辑同名主打歌《一场游戏一场梦》的强势播放,使得王杰在当时的台湾及香港乐坛都掀起了巨大的热潮。而随后不久由于CCTV的音乐专题片《潮——来自台湾的歌声》的播出,使王杰的影响力迅速传播到内地,他也成为当时在两岸三地最走红的歌手之一。
《一场游戏一场梦》专辑中每一首歌曲的歌词给人带来的感觉几乎都是相同的:孤单的背影、茫然的情绪、悲苦的爱情、受伤的心灵,给人提供了最广阔的联想自身不如意爱情的空间,也因此而让许多人心有戚戚焉。
那是一个流行音乐带有理想光环的时代,处在华人文化在世界大背景下激烈转型的时期,无论是音乐人还是歌手们或多或少都承载了一点责任感和沧桑感。再加上王杰如胸前撕开一道伤口的悲情嗓音,在易于传唱的同时,让人能发自心底地喜欢上这些歌曲。《一场游戏一场梦》、《安妮》、《只因我爱你》、《惦记这一些》等等,的确是让许多人感同身受,得以心灵共振。
制作人李寿全及编曲陈志远都是台湾乐坛大师级音乐人,他们在王杰形象及声线都较为固定的前提下,仍在音乐制作的掌控上发挥出了相当的水准。这张专辑中的作品,词曲大都出自于王杰及王文清之手,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这张专辑作品风格的统一性,很符合王杰沧桑、孤傲、悲苦的特质。比如《一场游戏一场梦》造就了海峡两岸大街小巷风靡传唱的盛况;《安妮》的悲情凄凉,让人听过之后无比动容,而《惦记这一些》经陈百强翻唱为粤语版《一生何求》之后,更是红透香江,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王杰与王文清的创作实力。
整张专辑从企划概念、形象定位与音乐风格的统一,造就了王杰“昨日的浪子、今日的巨星、明日的传奇”在数年后仍是卖座标签的“叛逆”形象。而在此后的多张专辑中,王杰始终也没有能够摆脱作品风格过于雷同的窠臼。
而王杰终究没能成为传奇。不变的是他现在依然还在唱歌,甚至还是同样的《一场游戏一场梦》。只是歌中平添沧桑,已经不再如当年的无奈与悲凉来得那么感人肺腑。那份感觉已经不再那么咄咄逼人,而是变得沉稳内敛。由此可见,年过不惑的王杰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不羁的“浪子”。成熟稳重已经代替了年少轻狂,无论是心境、还是嗓音,以及对音乐的理解。
带着我们的记忆目送一个人远去,是一件五味杂陈的事情。在音乐上,王杰已经落后于时代,更进一步超越自我的可能性也已经趋近于零。怀旧也是需要契机的,尤其在脚步匆忙的现代都市,记忆就好像夹在当年的日记本中那些泛黄的书签和纸条。你知道它存放在家里某个尘封的皮箱角落,可是除了搬家,也许你还真是找不到一个把它时不时地翻出来看看的理由。王杰如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如是。
2009年9月,王杰推出了个人最新单曲《我知道我是一个已经过气的歌手》……
一场游戏一场梦
词曲:王文清
不要谈什么分离
我不会因为这样而哭泣
那只是昨夜的一场梦而已
不要说愿不愿意
我不会因为这样而在意
那只是昨夜的一场游戏
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虽然你影子还出现我眼里
在我的歌声中早已没有你
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不要把残缺的爱留在这里
在两个人的世界里不该有你
oh.为什么道别离,说什么在一起
如今虽然没有你,我还是我自己
说什么此情永不愈
说什么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