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大傻哥”……

标签:
成奎安杂谈 |
分类: 浮光掠影 |
导读:北京时间8月27日晚23时45分,早前被诊断患上鼻咽癌的香港演员成奎安(大傻)在香港浸会医院病逝,终年54岁。
20几年前,年少的我在黑漆漆的录像厅里第一次感受到了那扑面而来的侠肝义胆、气冲云天,让人热血沸腾的江湖。在那个枭雄辈出的年代,让不谙世事的我在银幕前看得血脉贲张、心潮澎湃!
在无数英雄片当中,大多影像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斑驳,唯有一张穷凶极恶的面孔至今仍令我难忘,他就是——“大傻”,成奎安!
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大傻”的时候,是在1989年。那一年,为庆祝香港武侠电影教父张彻从事导演生涯40周年,由其得意门生吴宇森和午马联合执导,姜大伟、陈观泰、午马、李修贤、黄霑、周星驰等人联合主演的电影《义胆群英》在内地公映了。作为第一部在内地公映的香港黑帮片,《义胆群英》当年在引进内地后改了一个很雷人的片名——《龙蛇争霸》。
电影以弹雨横飞的帮派械斗开场,吴宇森式的暴力美学开始在空气中弥漫。成奎安在片中扮演的一个黑帮老大也叫“大傻”,开场没多久就让李修贤一枪干掉了。但“大傻哥”扮演的“恶人”虽然出场不多,却绝对够狠,堪称入木三分,以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在一系列港片中“大傻”以金牌配角的身份一路走红。身材高大而天生一副恶人相的成奎安,一时间成了银幕“坏人”和“黑社会老大”的代名词。从此,在350多部电影和600多集电视剧中,这个恶中带憨的家伙陪着我从少年时代一路走来,从而成为青春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经典标签。
许多人都以为“大傻”外号来自成奎安的电影角色,其实不然,据他自己讲述,他小时候大家觉得他脑子有问题,于是就有了“大傻”的外号。当然,让这外号传入千家万户却始终是因为电影,由于他在《吉人天相》、《监狱风云》、《赌神》、《义胆群英》等多部电影里都饰演傻里傻气黑道份子“大傻”,使这个绰号深入人心。于是,这个绰号也跟随了他一生,成为他独一无二的代名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大傻”姓是名谁,一路“大傻大傻”的叫下来,只觉得这个家伙还蛮亲切的,虽然银幕上的他依然凶神恶煞……
后来知道,生活中的“大傻哥”仁爱、慷慨、善良、义气,是一个大孝子、好丈夫和好父亲,与银幕上的那个恶汉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5年前,成奎安被证实患上第二期鼻咽癌,医生此前曾断言他只有4个月的时间。不过,生性乐观的“大傻哥”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不仅坚持与病魔抗争,还在患病期间拍摄了《C+侦探》、《大话股神》等几部电影。直到今年7月下旬,病情再次发生恶化,终告不治……
“大傻哥”的过世,是黄金时代香港电影又一个象征性符号的陨落。那时的香港电影就好似在吃一顿丰盛的大餐,花样繁多,风格共存,既有真诚朴素,也有华丽细腻,还有令人喷饭的无厘头喜剧。如今,这些挚热情感的记忆几乎已被e世代包装漂亮却内容空洞的所谓“大片”所淹没,我们的激情也在酒吧里被小资情调兑着咖啡、可乐和啤酒一起喝进了胃里,又被垃圾堆似的电影和电视剧所消化。今天,香港电影已经在冰河期里挣扎了多年,竟似无能为力的萧条瑟缩惨淡灰暗。当香港电影已经失去了那种“香港制造”的独特味道,变得越来越苍白、越来越乏味的时候,“大傻哥”的离去,也使我更加怀念曾经的那个香港电影黄金时代……
姓名:成奎安(1955.2.1-2009.8.27)
绰号:大傻、傻哥
英文名:David TSUI
国籍:中国
籍贯:香港
身高:1.85米
职业:演员
成奎安13岁辍学。1978年被李修贤发掘,开始在电影中演出,由于体形高大,长相凶恶,擅长演江湖大佬一类恶人角色。从艺23年间,至今已拍了350多部电影、600多集电视剧。近年被诊断患上鼻咽癌,曾接受化疗及电疗,最终因病情恶化于2009年8月27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