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音乐休闲 |
分类: 音乐心情 |
20年前,年少的我在黑漆漆的录像厅里第一次领受到了那扑面而来的侠肝义胆、气冲云天,让人热血沸腾的江湖。那振臂一呼的豪杰、一诺千金的英雄,舍身取义的勇士让不谙世事的我看得血脉贲张、心潮澎湃!身披风衣,手持双抢,嘴叼火柴杆儿,配上迷人的坏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1986年《英雄本色》首开香港黑帮片潮流,不仅使失意的吴宇森和周润发横空出世,也让本片成为香港影坛的里程碑。周润发扮演的小马哥令他一夜间再度成为大众偶像以及大哥样本。不知道是周润发成就了小马哥,还是小马哥成就了周润发,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解答的问题。周润发用他精湛的演技和无与伦比的魅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近乎神话般的永恒形象。正如小马哥在影片中所说的:“我就是神,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就是神!” 于是从那时起小马哥的形象就成为了我心中神一般的图腾。
80年代,香港地区政治何去何从是个非常不明朗,同时又非常敏感的时期。此时的港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精神上又缺少一个共同的理想化的寄托,这使得《英雄本色》这部电影所传达出的以“义气”为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扶持与关照成为最理想的依托,同时英雄除奸惩恶的热血行为又成为这种积聚的不安的一种合理发泄。
《英雄本色》集合了上世纪80年代香港最精英的一批电影人,无论角色,摄影还是它所传达出的理想主义和雄心勃勃都极大地刺激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茫然和骚动。事实上,《英雄本色》正是把动作片进行了典型的吴宇森式的商业包装的结果,但它的成功归功于吴宇森和徐克等人对市场和电影技术的准确把握,同时,它更大程度上得益于80年代港人心态的契合。
20多年前的一段传奇往事,手足情深、兄弟意诚,勾起无数的感叹和回忆。一部非写实电影能打动人的就是其虚构故事中的真挚情感,不会有人拒绝这种情感在电影中的自然流露。而《英雄本色》归根结底就是用暴力的影像手段来诠释这种挚热的情感!
《英雄本色》在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黄永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作曲(顾家辉)等多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两大奖项,在台湾金马奖评选中,吴宇森被评为最佳导演。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本片那气势如虹的主题音乐“A Better Tomorrow Theme”。如果有人敢说对这支曲子没有印象,那么这个人多半是个女性,如果是男性的话,也大概出生于1985年以后,亦或70年之前。这首曲子几乎可以算代表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整个香港枪战片史的一段华彩乐章。
年少的我在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何为作曲,什么叫配乐,也没有想到日后要去苦苦寻觅这一段音乐,我只知道当小马哥驾着小艇180度大转弯全速返回码头搭救阿豪和阿杰,然后这段音乐便开始响起,并随着码头的火光冲天而渐入高潮。那是一种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血性啊,这让当年我幼小的心灵头一次感觉到了男性荷尔蒙飙升的力量。
大一点之后我开始知道一个叫顾嘉辉(Joseph Koo)的香港作曲家,知道了这首“A Better
Tomorrow
Theme”就是他的作品,知道了当年曾令内地万人空巷的无线剧集《万水千山总是情》和《射雕英雄传》中的音乐也都是出自他手,于是开始留意这个名字。
顾嘉辉是香港粤语流行曲(CantoPop)的重要创作人,有香港歌坛教父之称。顾嘉辉至今创作了超过1200首作品,当中不少是脍炙人口,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电影和电视剧主题曲。
顾嘉辉1931年生于广州,17岁时举家迁至香港定居。最初与姐姐顾媚住在九龙的木屋区,生活穷困。顾媚最初在夜总会唱歌,后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唱电影主题曲走红。顾嘉辉因顾媚经常练习歌唱而对音乐产生兴趣,从旁学习成为琴师。六十年代,顾嘉辉得邵逸夫资助,留学美国波士顿柏克莱音乐学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回港之后曾在邵氏及嘉禾为电影作曲配乐。之后加入无线电视,任音乐总监。
顾嘉辉于1974年创作电视剧集《啼笑姻缘》中式小调流行曲,正式揭开全球独有的中式小调流行曲音乐类型,配合电视剧热潮的爆发,顾嘉辉在往后二十年创作了一系列丰富的中式小调流行曲作品,席卷香港、东南亚及其他华人社会,缔造了香港乐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黄金期。
中式小调流行曲主要是以中式五声音阶为旋律创作主要模式,旋律简单节奏简单,配乐中西合璧,在配上西式鼓、低音吉他等西方乐器的同时,加入中国乐器作伴奏,歌词用字方面,具有古式中文色彩与韵味,歌词内容多涉及人生哲理及家国江湖情义,这也与影片及电视剧内容有很大关系。
顾嘉辉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众多电视剧主题曲,从此揭开粤语流行曲热潮。当中相当多的成功作品都是由顾嘉辉作曲、黄沾作词。这个后来被称作“辉黄”的组合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顾嘉辉于1982年获英女皇授予的不列颠帝国员佐勋章(MBE),199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授予的铜紫荆勋章。他所得其他奖项多不胜数,较重要的包括香港作曲及作词家协会音乐成就大奖,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奖(金针奖前身),亚洲电影节最佳音乐、歌曲,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