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十首古典音乐(一)


标签:
音乐休闲 |
分类: 音乐心情 |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日本动画片《天鹅湖》(Swan
Lake),当时的影像如今早已模糊,但片中那伤感但不失浪漫的主题音乐却让我记忆犹深。直到现在,老柴的这首《天鹅湖序曲》(Swan
Lake: Introduction)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古典音乐。
芭蕾舞剧《天鹅湖》创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舞剧代表作之一。《天鹅湖》的音乐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的佳作。
剧情大致是: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娅欺骗了王子。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在第一幕结束时,夜空出现一群天鹅,这是乐曲第一次出现天鹅的主题,它充满了温柔的美和伤感,在竖琴和提琴颤音的伴随下,由双簧管和弦乐先后奏出序曲。双簧管以舒缓的节奏娓娓道来的旋律,如歌如泣,温柔而又略带几丝忧伤,一群纯洁婀娜的白天鹅的身影便会赫然浮现在眼前。
在《天鹅湖》的配乐中,对管乐器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尤其是木管,这也是柴科夫斯基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就拿这段纵贯全剧的主题音乐来说,双簧管色彩的发挥被提升到一个近乎完美的境界,第一主题以及紧接着展开的一段逐渐上行的旋律,完美地呈现出一个凄美幽怨的白天鹅形象。巧妙之处还在于伴奏的处理,那就是背景里竖琴的琶音和弦乐的震音,这些因素无不恰到好处地烘托出白天鹅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在法国号和大提琴为白天鹅代言了“黯然神伤”的情绪之后,当第一幕即将终了,天鹅群掠过湖面的刹那间,又有哪位神话中的王子不会为之情动呢?弦乐的下行音阶之后,小提琴在整个乐队舒缓节奏的引导下奏出优美的旋律,这个旋律悠扬起伏,张弛有致。主旋律中两个升半音的运用,以及随后奇妙的跳跃的切分,果然十足的俄罗斯味道。
在这部力作中,几乎与舞蹈完美交融的音乐充分地体现了作曲家的抒情性。创造性的思维和细腻的细节处理佐以高超的作曲技巧,刻画了白天鹅奥杰塔这个芭蕾舞的经典形象。王子齐格弗里德、黑天鹅奥吉莉娅以及恶魔的形象也性格分明,各具特色。在出色地勾画出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内心的同时,也正是“交响”化的处理成功地营造了一个色彩丰富、冲突迭起的戏剧氛围。
不朽的天鹅湖序曲,她的意境已经远远越过了那片明镜似的湖面,那群轻盈洁白的天鹅,她们梦幻般的舞步越过了童话和现实的鸿沟,爱情有多高、多深、多大,她的意境亦然……
小帖士: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1840-1893)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1862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贯穿着他全部的创作活动,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透过他的艺术珍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