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奥运--记忆中的奥运会主题歌(四)


标签:
奥运歌曲体育 |
分类: 音乐心情 |
1996年是现代奥运的百年诞辰,7月19日至8月4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实现了奥运家庭的大团圆。金牌榜上,美国、俄罗斯、德国分获前三,中国代表团面对种种不利条件,团结拼搏,获得了16金22银12铜的可喜成绩,金牌、奖牌榜均列第四,实现了冲击第二集团首位的预定目标。此外,中国代表团还有两人4次打破4项世界记录,乒乓球襄括4金。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代表团的男运动员们经过不懈努力,突破性地夺得7金9银5铜,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男子运动员的实力。
这届奥运会的官方正式主题歌是由葛洛丽亚·伊斯特芬(Gloria Estefan)创作并演唱的《登峰造极》(Reach)。
来自美国迈阿密古巴社区的女歌手葛洛丽亚·伊斯特芬1957年出生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后来随父母移民到了美国。是上世纪80-90年代乐坛的头号拉丁流行天后,从76年身为Miami Sound Machine的当家女歌手,葛洛丽亚与荣获首届拉丁葛莱美奖年度制作人的丈夫Emilio一起勇闯歌坛,以热情拉丁舞曲和流行抒情歌曲征服拉丁地区及欧美各地。而葛洛丽亚天生演唱才华及创作功力,使她荣获数次葛莱美奖、全美音乐奖、美国公告牌杂志等大奖肯定及各大英美排行榜上的常客。
伊斯特芬曾遭遇一次严重车祸,导致脊椎折断。很多人预言她将无法重新站立起来,更不用说回到舞台上唱歌。但凭借超人的意志和植于脊椎左右的两根8英寸的钛棒,她却重新站立起来。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43311/12177388051736868852/A/1/m.jpg据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前,伊斯特芬收到奥组委的邀请,为奥运会写歌。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没有动手,直到后来与老搭档黛安•沃伦(Diane Warren)重新合作。
天才的歌手之所以出色还因为有天才的写手在幕后操刀。黛安•沃伦是当今国际歌坛唯一的创作天后,从80年代初期以来,她包办过无数畅销金曲的词曲,曾荣获3座格莱美奖,还为《空中监狱》、《世界末日》、《珍珠港》等多部好莱坞电影谱写过插曲,并六度获奥斯卡提名。其中为中国乐迷所熟悉的作品包括席琳·迪翁(Celine Dion)的“Because You Loved Me”;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的“You Were Loved”;唐妮·布蕾斯顿(Toni Braxton)的“Un-Break My Heart”等众多经典作品。她在20年内写出了1000多首歌曲,据称,每5分钟,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就有人在听她写的歌。
为这届奥运会创作主题歌,两人定下的主题基调就是“登峰造极”,而且她们决定,要写一首简单的民谣,因为在她们看来,简单的就是宏大的。
1996年8月4日,当曾经半身瘫痪的伊斯特芬献声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闭幕式的演出时,她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和美妙的歌声,充分体现了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奥林匹克精神,令世人为之敬佩不已。
富于怀旧韵味的吉他轻拨、鼓点与打击乐折叠的流行元素与简单的民谣风格结合得相得益彰。似乎告诉人们:巅峰体验是在运动中到达的,勇敢与忘我就是持久。当伊斯特芬用她那颇有特色的略带沙哑的嗓音唱出“有些梦想,永远不会消失”的时候,全场听众无不为之欢呼喝彩。“如果我能攀登得更高,我要触摸广袤的天空”,这一超越生命极限的高强音划破长空,给听众带来的是一种腾飞的感觉!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主题歌-Reach(登峰造极)
词曲:[美]黛安•沃伦(Diane Warren)葛洛丽亚·伊斯特芬(Gloria Estefan)
演唱:[美]葛洛丽亚·伊斯特芬(Gloria Est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