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针锋相对 |
按照娱乐圈固有的模式,新闻总是假亦真时真亦假。对于在这个圈子里混的那些二、三线的明星尤为如此。既然身在娱乐圈,如果隔三差五不出来折腾一次,大家说不定还以为你淡出这个圈子了呢。
这不,好久没出来折腾的“炒作女王”金巧巧又拿自己被骗七百万出来说事了。
应该说金巧巧这次“被骗事件”很令人起疑。第一,金巧巧的钱交给父母保管本就无可厚非,但每次大笔资金的动用难道都是其父亲一个人说了算的吗?即使金美女对自己赚来的大笔资金交给父母不闻不问,那涉及到一些资金运作的问题,她又是如何解决的呢?金美女可千万不要说“这两年我就根本没有用钱的时候”。第二,其父亲在两年之内先后分几次把钱借给同一个人而没有丝毫怀疑,直至将金巧巧几乎全部身家的七百万巨资借出后而无法追回时才认为自己被骗,才把事情的原委向金巧巧讲明。这在逻辑上讲得通吗?
更耐人寻味的是,警方没有就此立案,因为警方认为这不是诈骗,而是算借贷关系,只能通过法院来起诉。哦,既然是借贷关系,那却依然要用父亲“被骗巨资”这个敏感词汇出来说事,我认为金美女的此举不但想得到大众的同情,把自己树立成为忠孝两全的时代楷模而让大家顶礼膜拜,同时还达到了炒作自己的目的。真可谓是一箭双雕!只是其空有心计,而缺了点自圆其说的脑筋罢了。
之所以说金巧巧这次被骗有炒作的嫌疑,也跟最近几年来她弄出的一些破事儿不无关系。从几年前宋祖德欲送其“保时捷”跑车事件所掀起了轩然大波;到和香港演员吴启华恋爱的无疾而终后传出的吴启华招妓风波;再到一场“金巧巧网上征婚”的噱头让众人大跌眼镜;直至这次的七百万被骗的事件。几年来,凡是和金巧巧这三个字沾边儿的新闻无不充斥了令人厌恶的炒作色彩。
无独有偶,就在金美女被骗事件出台的第二天(4月2日),久未露面的周杰也有“劲爆”新闻传出。当天下午周杰驾驶一辆奔驰车进入北京798艺术区时,和物管人员发生肢体冲突,致使一名保安人员受伤。但就在事发当天各大媒体就几乎同时获悉了此事,并获取了当时的监控视频。
现在看来不难发现此事有如下疑点:首先,在物管提供的监控录像中,可以看见周杰在踢保安时,其中不乏身穿制服的保安人员在围观,为什么同事被殴他们却无动于衷?第二,在有多人围观的情况下,身为公众人物的周杰还会不顾自身形象而去殴打他人吗?第三,根据报道,周杰从进入该区到打电话“求救”,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但他“求救”的照片却被清晰地抓拍,难道会有人一直暗中跟拍?此外,周杰主演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即将开播,这个时候爆出这种料,是不是有炒作的可能就只有天知地知周某人知了……
而在一个月前,金莎和斯琴格日乐的网上骂战也可以说这个娱乐的淡季里为吸引眼球而炒作的典型破事儿之一。小妮子金莎在博客上首先发难,虽然通篇没见脏字儿,但一口一个“泼妇”的形容格日乐也让人见识了这位未红先娇的莎公主的刁蛮。仔细看看,小妮子从出道起就大有把自己弄成“绯闻新贵”的潜力,两年之间其绯闻男友就换了一茬又一茬--林俊杰、韩寒、鄢泼……
在旧社会,绯闻足以使一个明星自寻短见。而现在,拥有绯闻则是一件让这个圈子里的小角色无比快乐的事情,即使没有,也要人为制造出来绯闻。扑朔迷离的恋情、出人意表的猛料,不管你能不能接受,都已上演。但即便如此,金莎仍旧始终在半红不紫的边缘徘徊。随着时间缓慢流逝,人们大约习惯于忘记。所以,既然绯闻没有什么搞头了,小丫头这个时候蹦出来开骂自有其不可言表的理由了。但是把自己形容成弘扬社会正气的正义化身就太没劲了,谁又不是傻子,难道任你这么出来一闹,立马就会给你块儿糖把你当自家孩子来哄?
就在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即将偃旗息鼓之际,上月18号,一位名叫“哥特死忠”的网友自曝得到了一部疑似王学兵的手机,并将手机主人与女友所发的多条打情骂俏的肉麻短信一并贴上网。这让始终在二线三线之间沉浮的内地小生王学兵因为手机丢失而卷入“内地艳照门”事件。
整个事件的发起及随后的动态发展,都与“艳照门”事件极其相似,照片都是分批、逐步地被放出,照片内容的尺度也逐步地加大。目前看来,此次疑似王学兵手机丢失事件,其实是在模仿“艳照门”。而其中涉及的明星中,不乏范冰冰这样的大牌女星,这也让人认为是能弥补王学兵自身人气不足的有效手段。同时,本次事件的另一女主角--自入行前就绯闻不断的孙宁的一部电视剧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这个当口,出现这样的破事儿也就不能不让人浮想连篇了……
当一个预言和它的现实能在相隔不长时间后出现在同一个事件里时,那么它很可能就不是一个预言而是一个预谋。如今的社会,尤其是娱乐圈中流行着这样的一种定式:每个人的存在感取决于有无八卦的能力,以及对这种能力的炫耀。无论正面或者负面,只要能吸引公众的视线,其目的基本就达到了。而对于一台好戏而言,公众的心理完全取决于这台戏的热闹程度。这种公众的八卦心态也确保了八卦新闻能够迅速成为关注主流的基础。
“你如果当不了英雄,那就去做强盗吧!”听说这是娱乐圈的一条成名准则。在诸多“成名”的途径中,弄点儿“破事儿”也是最省力气的捷径,听圈内人说,这叫借力打力!只要你肯牺牲一切,甚至“卖身求荣”,就一定会很受关注,管它这种关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所以如果没有什么好事儿的话,那就尽量弄出一些破事儿来使自己一直保持在大众关注的视线之内,似乎成为这个圈子里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之一。人们在笑骂着明星炒作的同时似乎也习惯了明星的这种炒作。须臾之间,已满城风雨。一连串引人入胜的娱乐事件让我们知道娱乐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故事。我们在质疑这个圈子里的这些破事儿的同时,也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这些见怪不怪的破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