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队东亚四强赛体育 |
分类: 评头论卒 |
在这场东亚四强赛之前,在被大肆渲染的终结30年逢韩不胜之耻辱历史的大力鼓噪下,中国队排出了一个久违的442阵型。一向保守的福拉多突然变得临机善变起来,这本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可不得不说,这和崇尚进攻的杜伊作为中国队总教练的足球理念不无关系。
但整个上半场,面对韩国人力拼中场的逼迫式打法,缺少了郑智的中国队显然缺少一名在中场能够拿得住球的核心,从而导致进攻时遭到紧逼就被对方淹没,而防守时又力不从心的局面。
中场的瘫痪是中国队上半时被动的主因,而让曲波和朱挺同时上场打主力前锋,两人之间的配合生疏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他们的特点都是速度很快,但身体素质较差,在得不到中场强有力支持的情况下,两人的速度优势就形同虚设,往往陷入疲于奔命,无功而返的局面而无法自拔。所以说,中国队上半时的被动是由于中前场脱节造成的。
下半场,中国队的中场进攻有了起色,这得益于新科足球先生杜震宇左路不知疲惫的来回冲击!而四名中场大将策划并打进了两个入球,从另一个角度也反衬出了两名前锋的进攻乏力。
在周海滨和刘健接连攻入两球反超了比分后,中国队就像彩票摸中大奖后,立即见好就收,打起了退堂鼓。而在攻守平衡之间又缺乏进退自如的潇洒,在韩国人的强势进攻之下,5分钟之后就被扳平了比分,让煮熟的鸭子再次飞走也就顺理成章了。
4个后卫一字排开已经多次证明是非常脆弱的,中国队的首个失球完全是由于右路的张帅低级防守失误而令对方左路的廉基勋轻易传球,而中路防守的球员又对朴周永缺乏对位盯防意识所致。第二个失球是在比分反超之后,队员的脑子还未清醒下来的状态下,在防守时再次出现问题而送给对方一个任意球,导致直接破门。伤停补时所失的第三球,更是由于后卫的精力不集中,将对方一次并不算好机会的后场长传转换形成了进球。
韩国队的主题非常明显,就是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谋求体能与速度的优势。队员们在这两项指标上的平均使韩国队有能力控制中场和比赛节奏,从而在大多数时间呈现出一种整体意识上的咄咄逼人而非某个人的突出表现。他们贯彻战术纪律很坚决,表现出为一种默契的配合。在现代足球中,除了个人技术之外,恐怕场上纪律是最重要的。明确个人位置与整个队形的关系,争取队友的支援而队友也主动予以支援。而在这一点上,中国队员则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往往看到一个中国队员带球时遭到两三名韩国球员的夹击,而其他队员或是被隔住或是没有跑位支援的意识,从而导致丢球。
韩国队员面对我们时已经把必胜的信念融入到血液之中。不管是谁,如果碰见屡战屡胜的对手,心理都会很放松。放松的结果就是极度自信,而这种自信建立于整体队员之上,也就是说它像一个拼图板,每个人都有一份,拼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力,使他们能够轻松自如地进行传切配合,淋漓尽致地发挥水平。这由韩国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很快就追平了比分,从而在最后将比分再次反超就可见一斑!而反观中国队,没有合理的组合自然就无法向对手施加压力,这也是所谓“临门一脚”有问题的最本质原因。
尽管杜伊和福拉多对于中韩足球这一长达30余年的血泪史感到很奇怪,而在赛前我们也觉得他们应该能够为中国队结束这一段可怜巴巴的历史而抱有希望。但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如今再谈所谓“恐韩症”这个词已经是一个伪命题了,而用“恐韩症”再次做为失败的借口也已经毫无意义。中国队与韩国队的差距应该是全方位的,并且这种差距还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尽管,球迷和舆论已经习惯了这种失败;尽管,谢主席在赛前大喊所谓三战全胜,一雪前耻和力争卫冕的口号;但这种胡言乱语的嘴上风暴除了给人一种怂人自壮其胆儿的嫌疑之外,就只能让人们对谢主席的不自量力再留笑柄了。
觉得李大眼借用朔爷的话来形容谢掌门的“光辉形象”很靠谱--“二逼就是二百五给逼的”!由此可见,谢掌门已经让中国足球逼成啥样了……
前一篇:矫情
后一篇:一周时事乱评:叹与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