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堂口》:对吴宇森的一次夹生的致敬

(2007-08-30 15:41:57)
标签:

影评/乐评

分类: 浮光掠影
《天堂口》:对吴宇森的一次夹生的致敬
  17年前,因和徐克意见不合而出走电影工作室后,吴宇森自立门户,身兼导演、编剧、剪接多职倾力打造的创业作《喋血街头》无疑是自感不再受制于人之后一欲大展拳脚且极具雄心的作品。这部影片投资也达到两千万余之巨,将视角对准香港世俗社会的草根阶层,并且电影的格局和结构也充满野心,他罕见地没有起用周润发作主角,以六十年代的香港街头暴力及文革对香港的波及和影响的记述为背景,充满个人自传色彩。

  吴宇森为影片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他坦言将自己的经历和观感带入电影角色。凭心而论,《喋血街头》有着比《英雄本色》式的英雄片更为深刻的反思。《英雄本色》着力彰显的是人不甘在逆境中沉沦听凭命运的摆布,拼尽全力奋起反抗的那种英雄豪迈的悲歌。而在《喋血街头》中,主人公们则身不由己,在大时代的洪流和命运的摆布之下,疲于奔命,却难以逃出生天。

  除去吴氏影片中惯常的那些元素,吴宇森还给影片加入了六七十年代香港动乱和越战的背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影片残酷却充满诱惑,漫长的时代变迁,为友情的变化,亲密、分离、决裂提供了充分的支持,观众也能感觉到那种亲历般的沧海桑田。英雄和反英雄,情谊和背叛,出走和回归,这部吴宇森当年真正倾力打造的影片却在喧闹浮躁的香港影坛无甚波澜,最终销声匿迹。这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唏嘘不已的事情。

  但经典终归是经典!作为新晋导演,有着“海龟”背景的陈奕利执导的首部长片便将剧情对准了吴导当年的《喋血街头》。影片的背景由《喋血街头》中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和越南,变成了三十年代的上海。作为一部黑帮题材的电影,影片采用了老电影中常见的那种斑黄色调,突出强调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十里洋场中的纸醉金迷。刘烨、吴彦祖、杨佑宁是从乡下来到上海闯世界的年轻人,在这个他们梦想中的“天堂”每个人都想做出一番事业。孙红雷在片中饰演了一位黑帮老大,而舒淇作为老大的女人却和老大的杀手弟弟张震产生了暧昧的感情,吴彦祖也无意中闯入了这段感情。于是,一场黑帮之间的血腥屠戮拉开了帷幕……

  作为对吴宇森17年之前经典动作史诗《喋血街头》的致敬之作,《天堂口》所讲述的依然是兄弟情义、背叛与复仇——这些吴氏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尽管吴宇森亲自监制了这部电影来为后辈打气,本片的影像风格与叙事手段也能看出陈奕利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导演,加上一个华丽的演员阵容加盟,从各种角度来看,这也应该是一部能够取得成功的作品,但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在整体上却依然无法让人满意。

  能将广告和MV拍得噱头十足,并且拍出的电影仍能精彩纷呈的导演不是没有,比如美国的迈克尔·贝。但大多数拍广告或MV起家的导演却并不见得就能够驾驭一部深沉厚重的长片,很遗憾,陈奕利恰恰就属于后者。

  吴宇森电影的道德标准基本建立两个层面上,首先是正邪之分,然后是忠奸之分。但正邪的界限常常由于忠诚或奸诈而变得模糊——吴宇森当然总会选择让正义战胜邪恶,但他真正要赞美和张扬的是忠诚和情义,即使是邪恶阵营里的忠诚和情义,或者是某个反派在一瞬间所表现的忠诚和情义。吴宇森的哲学就是如此简单和直接,一个男人如果有一个选择,他应该选择情义,如果有第二个选择,他应该选择一把枪。

  反观《天堂口》丢掉的恰恰正是对这种情义的深入刻划,即便最后当吴彦祖和刘烨兄弟反目相残的时候,刘烨临死之前的那声“对不起”及流下悔恨的泪水都显得极其的矫情和做作。这无疑体现出了编剧和导演能力的问题,使得该片的情节游离于吴氏影片中那种对情义酣畅淋漓的诠释。
 
《天堂口》:对吴宇森的一次夹生的致敬

  吴宇森的作品一般都是不折不扣的,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电影,里边的女性角色大多都是点缀,但往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观这部《天堂口》则完全陷入了因一个女性而主导影片情节走势的误区而不能自拔。片中舒琪是黑帮老大孙红雷的相好,但和老大的弟弟--杀手张震因何而产生的暧昧关系却没有交待清楚,而这层暧昧却导致了老大和弟弟的反目,这样的反目又导致刘烨和自己的兄弟吴彦祖和杨佑宁之间的反目。这样的情节设置,直接导致该片缺少了吴氏电影中那种兄弟之间情义、背叛与复仇的戏剧冲突和震憾力,让兄弟之间的种种戏剧冲突显得异常苍白,从而让人感觉片中的人物竟然都是为了一个女人而最后手足相残的登徒子。

  这与《喋血街头》里战乱中为了一箱金子而见利忘义的阿荣用枪将阿辉打成一个废人,阿B为解脱阿辉的痛苦忍痛杀死阿辉,以及阿B和阿荣做最后了断的震憾场面相比,《天堂口》中的兄弟情仇明显因缺少了前者那动人心魄的戏剧张力而沦为平庸。

  片中演员的表演,刘烨的动作及表情明显是在模仿艾尔·帕西诺的神经质以及马龙·白兰度的教父形象;吴彦祖30年代西装革履的扮相很英俊,但一口怪腔怪调的普通话让人觉得这个形象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异;张震的杀手形象无非是冷峻的摆出一个个拿枪的POSS来装酷;孙红雷则将《征服》里的刘华强又重新演绎了一遍;而杨佑宁真应该好好看一看同样的角色,17年前老歌神张学友是如何唱而优则演的;至于舒琪,带给观众最大的亮点就是那首同名主题歌了,唱得真不错,并且听说真是她自己唱的……

  尽管有报道说陈奕利极力反对《天堂口》是《喋血街头》的翻版之说,只是说这部电影是对师父吴宇森的致敬之作。但评心而论,前者跟后者相差的已经绝不止是一个层次的问题了。《天堂口》无疑既缺少《喋血街头》的那种戏剧张力,也没有《喋血街头》那残酷真实的火爆场面,更缺少吴宇森作品中让人荡气回肠的英雄情结。所以说,虽然师父是这部电影的监制,但这部电影即便是徒弟对师父的致敬,也应该是一次夹生的致敬……

·片名:天堂口 

·监制:吴宇森 张家振
 
·导演:陈奕利
 
·主演:刘 烨 吴彦祖 
    张 震 杨佑宁
    舒 淇 李小璐
        孙红雷
 
·出品: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中环娱乐有限公司
    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2007.08.16
 
相关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献给巴乔
后一篇:哈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