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足球最缺的是什么?

(2007-07-19 07:44:09)
分类: 评头论卒
其实谁也没说到点子上~~
答案当然就是缺心眼儿啊!
中国足球最缺的是什么?
 
朱广沪执教这几年来,换人成功的例子屈指可数,莫名其妙的指挥却比比皆是。特别令人困惑的是朱广沪多次在上半场就换人,这种情况频繁出现,表明指挥官心理没谱,是一种庸人自扰的行为。
 
任何球员上半场就被换下都是一种耻辱,毛剑卿并没有重大失误,中国队上半时的被动局面是中前场脱节造成的,而这也是朱广沪的战术思想使然。战术布置的混乱造成场上球员对战术指导思想理解上的不统一。
 
而这种情况在下半时被充分的暴露出来,当中国队在场上稍占主动的时候。朱广沪却用赵旭日换下了很具有冲击力的董方卓,而没有让董出任箭头和韩鹏改打双前锋,这不得不说是老朱的一记昏招。
 
而恰恰就是赵旭日不冷静的犯规,使得乌兹别克获得了一个前场定位球的机会,从而打入了领先的第一球。
 
中国足球最缺的是什么?
 
从中国队所失的三球如出一辙就可看出,指挥者此刻的思维已经乱成了一锅糨子。而这样的混乱思维从打伊朗队时也可见一斑!当上半场中国队率先打开局面,以两球领先,面对这一有利形势,朱广沪就好像摸彩票中了大奖似的,立即见好就收,打起了防守战术。以至中场瘫痪,最终被伊朗队扳平比分。
 
乌兹别克在与中国队的较量上,无非就是将与打伊朗队时的防守反击变成了力拼中场,以力量和逼抢弥补他们技术能力和速度方面的欠缺。但朱广沪推出的451阵型患得患失,再加上临场指挥的昏招频出,终酿苦果也是必然的结局。
 
打平出线是口井!而中国足球却偏偏一而再再而三的往井里跳,人要二逼到了这种程度,那就只能用“缺心眼儿”来解释了。
 
27年以来首次在亚洲杯小组中就被淘汰出局,这就是带队近三年的朱广沪拿出的一份不着四六却又漏洞百出的答卷!朱指导曾经把胸脯子拍红讲出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愿当中国足球的垫脚石!得!垫脚石您差点儿,绊脚石您做得却一点儿也不含糊。
 
至于我们伟大、光荣又总是正确的足协,我这儿都赖得评价了,就送四个字回头给你裱上吧--去你M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实况演习
后一篇:没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