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卒子
卒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438
  • 关注人气:5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人“心脏猝死”录(转)

(2007-06-25 15:11:20)
分类: 网海拾贝
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23日18时30分在位于北京昌平区沙河玫瑰园别墅的家中突发心脏疾病抢救无效逝世,终年59岁。经医生初步诊断,侯耀文为心源性猝死,因现在正处夏季,炎热的天气很容易导致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据了解,侯耀文之前并没有心脏病和心血管病史。一时间,夏季高温如何预防心脏疾病,警惕心源性猝死成了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
 

一、柯受良

 

曾经驾车飞越黄河的著名艺人柯受良,2003年12月9日在上海猝死。

 

 

名人“心脏猝死”录(转)

 

二、梁左

 

2004年5月19日,梁左因突发性心肌硬塞而猝死,享年仅44岁,这位才华横溢的著名影视剧作家,主笔创作了《我爱我家》等喜剧作品,被称为娱乐圈内一代英才。

 

名人“心脏猝死”录(转)

 

三、陈逸飞

 

2005年4月10日的早晨陈逸飞去世,据介绍,他工作时是很拼命,画画的时候,饿了就吃方便面,困了就在画室睡觉。

 

名人“心脏猝死”录(转)

 

四、古月

 

以出演毛泽东闻名的特型演员古月于2005年7月2日因突发心肌梗塞于7月2日晚去世,古月生前既没肝病,也没心脏病。

 

名人“心脏猝死”录(转)

 

五、高秀敏

 

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2005年8月18日凌晨4时因心脏病突发在家中猝死,而她在去世前夕工作非常繁忙。

 

名人“心脏猝死”录(转)

 

六、马季

 

2006年12月20日上午9点,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因高血压引起的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名人“心脏猝死”录(转)

 

七、马兆骏

 

被称为音乐才子的台湾资深音乐创作人马兆骏,2007年2月23日晚间11点多的时候,在超市突然昏倒猝死。

 

名人“心脏猝死”录(转)

 

八、侯耀文

 

2007年6月23日下午,侯耀文因突发心肌梗塞而猝死在位于昌平区玫瑰园的家中。从此以后,天堂里又多了一个笑星

 

名人“心脏猝死”录(转)

 

夏天天气炎热,会引起血管扩张,从高温室外突然进入空调房间,遇冷皮肤会受到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给血管调节功能带来过重的负担,尤其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减退,骤冷骤热,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导致猝死。李主任提醒,有心脏病史的老人不宜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中活动,室内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夏季老人应多做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尽量减少阳光强烈的时候外出,以免皮肤表面温度过高造成大汗、皮肤血管扩张等使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平静的心态可以减少暑热给人们带来的烦躁不适等感觉。

 

猝死青睐“工作狂”

 

专家指出,上班族承受着相当大压力,他们长期高强度、超负荷的劳心劳力,精神总是高度紧张。研究表明,处于长期精神压力下,生病的几率会增加3―5倍。目前,50岁以下发生心肌梗塞的病人越来越多,这除了与饮食习惯有关外,与忙碌的工作、紧张的生活也密不可分。而且他们多是没有征兆地发生心肌梗塞,而平常健康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有调查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至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如科技、新闻、广告等行业从业人员、公务员、演艺人员等,而这些都是“心脏猝死”的潜在人群。

 

另外,猝死的易发人群集中在只知消费不知保养的人、“工作狂人”、有遗传早亡血统的人、自我期望高,并且容易紧张的人、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嗜好的人。猝死,就像是足球赛场上的“突然死亡”,难以预料,无法逃避。

 

猝死前可能毫无预兆

 

现代医学认为,猝死是指平素看来人是健康的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由心脏、脑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也就是指非外因意外突然发生的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据了解,自然死亡人群中,猝死占10%~30%。猝死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夏季闷热的天气更容易发生猝死事件。

 

猝死根据病因一般分四种: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血管疾病引起的猝死,主要是大脑出血、脑干出血等;非冠心病疾病,包括急性心肌炎及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脱垂、主动脉夹层先天性心脏病等;非心血管性疾病,其中肺原性猝死较多。研究发现,猝死直接死因的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保护心脏四大秘诀

 

多喝水少吃冷饮。无心肾功能障碍时,夏天每日应饮用8―10杯温开水或茶水。中风和心脏病容易在清晨发生,有研究认为与夜间缺水有关。所以,半夜醒来时适量进点水,降低血液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有益。

 

饮食清淡,红黄绿白黑搭配好。红指葡萄酒每日50―100毫升;黄指西红柿、胡萝卜,每日1小碟;绿指绿叶菜,每日适量;白指燕麦粉、脱脂奶粉等每日50克;黑指黑木耳、黑芝麻,每日5―10克。将膳食中的盐包括所有食物中的钠折合成盐,减少到每日平均4―6克。增加含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增加禽类及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动物油食物。每天饮牛奶250克,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限制饮酒或最好不饮白酒,每人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0克。

 

午睡小憩,猝发危险减三成。只要有30分钟的午睡,就可使心肌梗塞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不过,午睡应在餐后半小时进行。

 

“魔鬼时间”慎起居。一天24小时中,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上午4―10时,因而被医学家比喻它是好发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这期间,服药、饮水要早(醒来时服一次药喝一杯水),锻炼要少(避开这段时间),以免发生危险。

 

 新闻链接

 

心脏猝死又称心源性猝死,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据心脏猝死资料表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猝死多发生于中青年,70%发生于40岁以下的健康男性。

 

究其原因,考虑主要是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和早发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诱发了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的结果。

 

(生活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