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冯小刚狗都不如 |
分类: 针锋相对 |

首先,我承认我是属于冯导的同类,也就是“连狗都不如”其中的一分子。眼看着国际知名的华语大导演都把自己划入这一堆一块儿,还有什么不服气的啊?
但调过头又一想,不对!丫连狗都不如这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了,何必把我们广大观众也扯进去捏?虽然冯导就福布斯名人榜公布了中国文化体育界名人去年的收入情况,进入前20名的导演只有张艺谋和冯小刚两人而进行了驳斥:“我现在的收入也就是比三流演员好一点,比二流演员差一点,就徘徊在这个档次中间。按照一般的规律,我两年拍一部电影,一部电影的酬劳基本在200万元左右。平均下来,我一年的收入也就100万元而已。其实按照我现在在内地导演中间的地位来说,我的收入别说是1000万元人民币,我觉得应该是1200万美金。”
好个大言不惭!冯导因何起家,想必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其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正赶上中国盗版业风起云涌的初期,如若没有盗版业的推波助澜,仅凭一部小成本的贺岁片就能成就如今内地知名导演的地位,就是我们相信,朔爷他老人家能相信吗?
中国人为什么会选择盗版?冯导自己就阐述得相当透彻:“我不会说我没看过盗版那样的假话,我觉得很惭愧。在面对各种价格便宜、盗的又都是海外最新电影的盗版,人性的弱点很难避免。”然也!就按冯导自己所讲,保守地说,一个年收入100万以上的导演都时不时的选择盗版来一窥究竟,何况吾等平民乎?
自打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的正版业仿佛已经成为高收入人群才能选择的专利。一本百十多页的正版书动辄几十元,一盒正版的音像制品少则三、五十元,多则成百上千。即便这样,一个如冯导这样的有钱人就是有能力去完全购买正版,但他未必能买到他喜欢的电影,而盗版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所以冯导自称连狗都不如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而在电影方面,十几年以来电影票价一路走高,而在电影票价飞速上升中的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却都在连连跳水。整个电影市场在不断的萎缩,票价却越来越高,就如同市场上对某样货物的需求不断减少,而该货品的价格却不断上涨。也就是说这些影片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而官方所言的所谓电影票房一路飙红却无异于掩耳盗铃般的自欺欺人。
但是,大众对影像的消费热情却并没有像电影票房一般跌落,只不过这种渴求从银幕转到了盗版影碟。进入21世纪,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通过电脑在网上看电影已经成为了广大网民又一主要的观影方式。
而造成大众远离影院、远离正版的原因是什么?冯导却只用了一句让所人不齿的“看盗版的人连狗都不如”而以偏盖全!可冯导知不知道占中国观众大多数的工薪阶层远不是冯导自谦的年收入已达一百万的标准?你要求他们用每月将近1/10的收入去支持正版、去电影院,是不是有站直了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已经习惯于用比电影票价低几倍的价钱购买一张可以坐在家里反复观看的塑料片,你难道还能要求他们花钱去电影院一次性消费那些诸如《夜宴》那样让人们嗤之以鼻的工业垃圾,否则就“连狗都不如”吗?
成熟的电影市场,观众自己就是精明的电影商品消费者。中国电影的症结何在,并不是冯导自己忽悠出的什么所谓卖座大片后就可以指手划脚的。就中国的电影市场贡献而言,任何圈内人都无权在这一点上对观众横加指责!
从现实的状况来看,要求人均GDP不到美国二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花费和美国相差无几,甚至更为悬殊的价格走进影院,或者去购买一张正版光盘,当然可以使冯导向着福布斯10强更迈进了一步,但冯导打的这种一己之念的小算盘岂不更是连狗都不如?
有需求就有市场,谁也永远无法否认这种最简单却最恒久的经济规律。冯导承认自己连狗都不如,我们举双手赞成。但要把“屎盆子”往我们广大观众脑袋上扣的话,那就请冯导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再逼嗤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