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题

(2006-08-19 15:26:09)
分类: 亦真亦幻
当人们快步走向网络化生活的时候,博客越来越成为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方式,博客代表了一种需求——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获取友情和被理解的需求。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很难与人产生共鸣,或者即便是对融入周围环境也感觉困难。但是在网络中、在博客中这种情况却可以得到改观。
 
几年前,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他给随机抽样挑选的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送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随后所发生的一切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因为从那些素未谋面的人处寄来的节日贺卡雪片似地飞了回来。大部分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谁……
 
这个实验规模虽小,却很巧妙地证明了我们身边最有效的影响武器之一--互惠原理在人们的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如果一个女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应该帮她一次,如果一个男人送了我们一件生日礼物,我们也应该记住他的生日,届时也给他买一件礼物……
 
影响力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概念。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来诱使你乖乖地把金钱奉上。即使是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运用到你的身上。而博客也同样需要这种影响力。
 
上博客这么久,我始终奉行两点原则:其一,尽量回复每个博友的评论和留言。其二,对每个留下足迹的博友进行回访。
 
这不代表我很闲,而是觉得这是做人最起码的礼貌和情谊。这大概就是我上文提到的“互惠原理”--“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毕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也有三种博客是不会评论和留言的。
 
其一,是所谓名人的博客,因为即使你对他的帖子进行了评论或者留言,他基本也不会看,而别人更不会看。所以,做这种无用功让我觉得是一种很缺心眼儿的行为,于是我很同情那些在名人哪怕只有一个“.”的帖子后面乌怏乌怏跟帖并能留下比那个“.”多几十上百倍文字的朋友。你们的行为确实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并为你们感到极其的不值!
 
其二,是那些广告贴,人与人的交往如果建立在这种基础上,又和赤裸裸的相互利用有什么分别?因为你来我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与我交流。所以,遇到这样的回复,我一般都会删无赦!
 
其三,我不会在那些非常会装逼的博客里浪费太多时间,这些博主往往都是那些有些点击率后,就飘飘然翘尾巴的主儿,你留下只言片语,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是网络名人,而不由自主地感觉到你的到访是想跟他沾光。既然是名人了,当然会对你的评论和留言采取名人的那一套装逼嘴脸了。这样的博客真的比那些所谓名博还TMD让人觉得操蛋,还TMD让人觉得恶心……(请原谅我的粗鲁,但我认为这套嘴脸用“装逼”这个不雅之词,都是抬举这种人了)所以,每次遇到这样的主儿,我就当自己不小心吞了一只苍蝇,之后马上就敬而远之,免得丫在眼前晃悠看着闹心!
 
说一千道一万,在这个网络世界中毕竟还有真正的情谊。它让你可以在繁重的工作和生活背后撕下面具和伪装,完全地投入,完全地放松。我至今仍认为,我的友情链接后面的每一个博友尽管各自的生活轨迹不同,但他们无一例外地让你感觉到在这冰冷的网络后面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谊,这份情谊无疑是可以用一生来珍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