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选企业的一些标准

(2012-11-15 10:56:18)
标签:

股票

分类: 价值投资随笔
一,完整生产链。企业本身制造过程涵盖上下游,产品就是最终成品,不容易受到市场和供应的两头挤压。
二,成熟生产模式。企业生产过程,技术,设备,已经成熟稳定,不需要持续进行大规模软硬件升级。
三,稳定定价能力。企业最终产品在市场具有一定定价权,毛利率不容易受经济波动影响。
四,高入门门槛。企业的重置成本比较高,入门资源比较稀缺,不容易被复制。
五,蓝海市场。企业最终产品面对的市场有大幅度扩张的空间,未来更多人更多的使用企业产品成为可能。


应该说,一二三四是代表了企业的防守性,五代表了企业的进攻性。
我并不是说我选择的最终投资标的物都符合这五条,事实上这并不容易,而且最终决定购买的并不只是企业因素,还有价格因素。

举些例子:
白酒与银行,都符合一二三四,但是对于五都比较一般。在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对于三也许比较差点,这也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一种进步的代价,所以说我看好银行的理由里价格是最重要因素。对应起来白酒定价能力稍好,所以我对其价格的可接受度也比较高。

再如一些周期性企业,其实主要欠缺定价能力,但是在市场底部(如果你能判断底部大概在哪里的话),也不是不能投资。强周期行业的反转其实是很强大的,只是这种基于宏观经济判断的“踩时”投资方式风险比较大,也远比想象的困难。抄底强周期行业的过程,把握仓位,把握投入节奏,是最重要的。

对于一些市场扩张空间比较大的小盘龙头股,进攻往往是最好的防守,这时候我对企业的防守性的要求也就不如大盘股那么苛刻。对于这些股票的价格可接受程度也更高。那么对于风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仓位控制,投资组合来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