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关于葡萄酒的大杂烩。希望能有点用处,不足之处必定是非常非常多的,期待高人补充;错误之处我尽量控制,只有经过可靠验证的东西才敢放上来,但依旧不敢保证正确率,只盼专家里手指正。毕竟葡萄酒这东东的复杂程度远非粮食类酒可比。
从哪里开始呢?就先从土壤开始好了。种植酿酒葡萄需要的土壤条件的确比较严格,一般选择含有大量小石块的细沙地或黏土地,盐碱总含量≤0.4%,pH值在7.0~8.3之间,位于山坡或人工构建的斜坡,排水性要求比较高,并且最重要的,土壤要足够的贫瘠,因为酿造品质优良的葡萄酒,不需要特别大的单亩产量,一般情况下亩产需控制在每亩600公斤以内,最多不超过800公斤,是国际通行的惯例。至于本国,我就举几个例子了,新疆天山北麓产区,平均每年亩产1000公斤;烟台产区,亩产2000公斤;河北昌黎产区,亩产2000公斤;河北沙城产区,亩产1500公斤。这几个都是在我国受到保护的产区,仅从产量上看,不要指望这些产区的葡萄酒能有多高品质。国内在产量控制这一块做的比较好的,是山西怡园葡萄酒庄,属于私人所有,庄主陈进强,可能的接班人是其女儿陈芳,平均亩产一般都控制在500公斤以内。
接下来谈天气,葡萄不需要传统认识的风调雨顺,实际上,需要的是干旱,极少水,没啥肥料,只有这样,才能迫使葡萄根深深扎入地底,将地下的营养吸收上来,当然这也决定了葡萄藤种植成熟的时间非常长,一般情况下,从葡萄藤开始种植在土地上,到产出合格的果实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甚至可能需要30年,至于国内酒商宣传的15年老藤,甚至6年老藤,我对此无语啊。
现在轮到葡萄品种了,用于酿酒的葡萄品种数量有限,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包括赤霞珠,霞多丽,梅洛等等。偶一个一个来介绍下。
主要酿造红葡萄酒的有以下品种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又译苏维翁):这是全世界普遍种植的一个红葡萄品种,是酿造大部分葡萄酒的基础品种,由它酿制的高档干红葡萄酒,淡宝石红,澄清透明,具青梗香。属于晚熟品种,一般会存放在橡木桶中,受气候影响比较大,这也是波尔多酒这么讲究年份的原因。大部分情况下会与梅洛(Merlot)按比例搭配勾兑。配菜首选红肉类,也就是牛肉,猪肉什么的。
梅洛(Merlot又译梅鹿辄):原产法国,是一种很容易被改良的品种,在世界各地均有引种,且不同地区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一般以智利所产的品种为最佳。酒汁呈宝石红,澄清透明,口味偏甜,适合做开胃酒。不过更多情况还是用于勾兑。
品丽珠(Cabernet-Franc):原产法国,据称目前没有离开过法国本土,成熟期非常晚,一般需要到种植期超过40年之后才开始采摘,种养讲究“老藤新土”,产量很低,是酿造顶级葡萄酒的必备品种,目前只有五大一级酒庄能掌握这种葡萄的种植和酿造,也是区别一般列级酒庄和顶级酒庄的试金石。大部分情况下与赤霞珠,梅洛按一定比例搭配勾兑。遇到年份很好的时候,也可以单独酿酒,品质非常高,价格也非常贵的说。
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原产法国,中国最早引入的品种之一。一般用于和赤霞珠按比例搭配勾兑。有传言说,国中的蛇龙珠实为智利的佳美娜(Carmenere),鉴于佳美娜在法国已经绝迹,除巴西以外几乎没有国家消费佳美娜葡萄酒,这则传言被视为对国产葡萄酒的重大打击,因此引发口水无数。
西拉(Syrah):原产法国。在国内河北地区有部分种植,配菜适合烧烤类。
黑比诺(PinotNoir,又译黑皮诺):原发法国,国内在甘肃,山东等地有引种,以甘肃所产为佳。是公认的最难伺候的一种葡萄品种,主要原因在于其抗病性非常差。喜爱寒冷气候,果实成熟期易落粒,酿酒品质也非常不稳定。大部分黑比诺用于酿造香槟或起泡酒,适合搭配酱料重的肉类菜品。
主要酿造白葡萄酒的有以下几种:
霞多丽(Chardonnay,又译莎当妮):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个白葡萄品种,原产勃艮第,在全球都有种植。由它酿成的酒,淡黄色,澄清透明,具悦人的果香,酸度较高,口味受种植地区的气候影响很大,同样是霞多丽,不同地区的口味天差地别。由于是早熟品种,酿造难度很大,适合橡木桶储存。主要用于酿造干白及起泡酒。配菜一般会选用海鲜或者禽肉。
白比诺(Pinot
Blanc):原产法国,国内于1951年开始在甘肃引种,主要用于酿造白葡萄酒和香槟酒,酒色呈淡金黄色,澄清发亮,适合搭配海鲜类,清淡型菜品。虽然和黑比诺只差了一个字,不过不如黑比诺那样难伺候,但对气候要求也很苛刻。
雷司令(Riesling):原产德国,以澳大利亚和美国所产为佳。是一种不需要橡木桶储存的葡萄酒,口味偏甜,配菜以鱼类为主,非常适合除印度菜以外的亚洲菜系。
还有更多葡萄品种,由于资料不足,以及。。。实在写不动了,惭愧。。。
用葡萄酒庄主的话说,一款好的葡萄酒,6分靠种植,3分靠酿造,1分靠运气。酿造技术过于繁杂,也很难掌握,对此我决定忽略不计,反正酿造过程都是由专人负责的。我这种外行想写也写不出来什么,最多只能修正几个流行的错误观点。
一,不是什么酒都可以放橡木桶中的,只有好酒会存进橡木桶中存放,或者说预计卖价超过每瓶20美元的。
二,橡木桶存放时间是有标准的,最短6个月,最长不超过32个月,时间太长,橡木中的单宁会大量溶进葡萄酒中,会破坏葡萄酒的口感,国内所谓5年橡木陈酿。。。
三,在橡木桶的存放期结束后,必须装瓶,一些不适合陈酿的葡萄酒会上市销售,顶级葡萄酒则继续储藏在地下酒窖中,再经过大约10年的储藏,方才上市销售。
四,与白酒不同,葡萄酒的勾兑比较简单点,一款顶级葡萄酒最多只需要三种葡萄原汁进行勾兑,不过这种技术也不容易掌握,这也是一级酒庄拉菲(Lafite)木桐(Mutton)奥比昂(Haut-Brion)玛歌(Margaux)拉图(Latour)和其它酒庄的主要差别(说个题外话,拉菲和木桐都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事业,恩,就是货币战争一书中指为世界主宰的那个罗斯柴尔德,可怜人家已经堕落到只能依赖红酒了,还要背上货币黑手的恶名),相较于国内宣扬的用200种酒勾兑而成的茅台飞天,葡萄酒的勾兑真的很简单。
最后说说那1分运气,主要指的是采摘时间的选择,葡萄酒确实是一种很奇特的产品,同样的酒庄,同样的品种,同样的酿造工艺,只要采摘时间相差一个星期,最终产品往往是两个样,不仅在口味上大相迳庭,在可陈酿时间上也会相差很远,而陈酿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价格。所以大型酒庄的采摘往往不是一次收割完毕,而是分成若干次,例如拉图酒庄,往往会在果实成熟之后,分19次采摘收获。
关于葡萄酒的东西,我已经将我知道的都分享了,鉴于澳大利亚、阿根廷、美国等新世界葡萄酒的崛起,以上内容中有一些是不适用的,比如年份,对于这三个国家就不存在问题,他们每年都能保持很好的品质,但由于地域关系,出不了品丽珠这种生产顶级葡萄酒必备的葡萄,新世界酒还是有所缺憾。
抛砖引玉,希望这篇文章能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