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逛酒市
(2012-02-02 10:42: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个股分析 |
中国社会现在酒风之盛,已至顶点。任何一个超市里面,必有很大部分空间卖酒。
春节期间,我也逛了好几个大超市(都在江苏),主要是看看问问销售情况等。
在超高端酒里面,发现贵州茅台明显的货量太少,有些大超市甚至根本没有。取而代之的是贵州茅台集团和茅台技术公司的杂七杂八包装的浓香酒等等,有些也使用了飞天商标。股份公司如果有余力,应该整合大股东的这些杂七杂八的资源,弄出点比较明确有条理的思路来。杂乱无序的茅台商标满街飞,是放任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小股东利益的剽窃和伤害。茅台其实是特别明显的一个例子,那就是落后无序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对于企业庞大市场活力的阻碍和扼杀。
洋河的大爆发在江苏是尤其明显,现在政府机构会客都是用天之蓝,梦之蓝系列也实现了369等,去冲刺超高端。本身业绩上不需要太关注超高端,因为这无非就是一种姿态,就是洋河也造顶级酒。不过现在洋河的产能限制下,传出不少基酒都是山东造运到江苏勾兑,另外喝白酒的朋友对于海之蓝醉后头痛欲裂抱怨多多。在如此产能大扩张下,洋河的底蕴能否支撑住口碑?超高端酒拉升后,留下的中端酒空间是巨大的,这恐怕是极为难得的发展机会。
红酒方面,基本是土洋大竞争的局面。暂时在朋友消费中,看得出法国酒明显比国酒受欢迎。超市里面,则是国产低端红酒一统天下。不过中国人喝红酒水平还是比较初级阶段的,所以稍微淡而甜的女人酒比起辛辣热烈的酒更受欢迎,而通常喝到涩的酒就会说不好喝。红酒的发展本身这几年就是大机遇,所以阿猫阿狗都可以在其中得到好处。要说优胜劣汰,暂时恐怕整个市场还没有这个能力去辨别。大家都是走牌子,包装等很虚的东西,口味还不是最重要。红酒文化普及还需要时间,动不动就要干的太浮躁的酒文化,无法孕育出成熟的红酒业。
我本人在冬天偏好黄酒。不过,黄酒依然是爹不亲娘不爱的情况。黄酒优点是便宜,暖胃(我只喝热的),香甜入口爽。缺点是酒味缺乏变化,永远无法拥有红酒那种随时间和氧化度不同而产生的巨大变化。老实说,黄酒走高端化是很困难的。因为如何高端化?陈年?增加酒精度?喝黄酒喝挂掉,其难受程度,有经验的都知道。五年八年的白酒已经很醇,而十年的黄酒喝上去还是甜汤一般。在内涵上无法提升,很难获得竞争优势。我常喝的,同时觉得不错的有惠泉,沙洲,古越龙山,等等。就是不喜欢上海老酒,和酒等几个金枫酒业的产品,觉得有股特别难闻的青籽味。
整个春节没喝啤酒。
总体而言,白,红酒的发展要好过黄酒。中高端白酒是特别突出的。随着中国人逐渐对于红酒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也许将来在中高端人群中红酒会更加突出一点。但是,世界红酒面前,中国红酒没优势。
前一篇:春节期间关于股票的杂谈
后一篇:站在“钻石底”右侧,回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