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平台罗生门的简单想法
(2011-07-08 10:35:41)
标签:
股票 |
分类: 杂评 |
最近随着淡马锡大幅度沽出港中银,加上投行对于国内融资平台坏账的声明,似乎造成一种中资行山雨欲来的恐慌。
先说淡马锡,我在新加坡生活已经十几年了,对于淡马锡的投资能力实在很是怀疑。过去几十年,淡马锡交出的成绩单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大概是年均3%-4%左右,不会比定存强太多)。另外一个更大的投资集团GIC稍微好些,也是算不上啥突出(大概是年均7%左右),绝不会比隔壁炒股大妈强多少。
所以,看到淡马锡在这种低位减持,我的第一反应是:习惯性脑残了。
关于融资平台的坏账问题,应该说,如此巨大的投资款,不产生坏账是不可能的,关键问题是:坏账多大,能否承受。我还记得90年代末新世纪初,很多言论也是指出四大行要破产,因为实际上四大行的坏账远高于净资产,技术上是已经破产了。可是结果呢?剥离的坏账,随人民币增发而冲淡,随经济发展而转变成好账。所以说,历史总是会复演的。
现在就算真的有9万亿平台款出现10%的坏账,莫说坏账,算是死账好了,也不过9000亿。我们银行全年净利润是9000亿。也就是说:一年白干,仅此而已。
而现在的银行市盈率很多都在7, 那么这样天量的坏账也不过就是把市盈率改成8而已。银行照样便宜。
2012年,大概40%的平台款都要到期了,度过这个最艰难的一年,很多东西都会水落石出。
对于投资者,其实市场提供如此漫长的低估让我们逐渐买入,简直是投资之神的眷顾。有什么好犹豫的呢,慢慢买呗。
先说淡马锡,我在新加坡生活已经十几年了,对于淡马锡的投资能力实在很是怀疑。过去几十年,淡马锡交出的成绩单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大概是年均3%-4%左右,不会比定存强太多)。另外一个更大的投资集团GIC稍微好些,也是算不上啥突出(大概是年均7%左右),绝不会比隔壁炒股大妈强多少。
所以,看到淡马锡在这种低位减持,我的第一反应是:习惯性脑残了。
关于融资平台的坏账问题,应该说,如此巨大的投资款,不产生坏账是不可能的,关键问题是:坏账多大,能否承受。我还记得90年代末新世纪初,很多言论也是指出四大行要破产,因为实际上四大行的坏账远高于净资产,技术上是已经破产了。可是结果呢?剥离的坏账,随人民币增发而冲淡,随经济发展而转变成好账。所以说,历史总是会复演的。
现在就算真的有9万亿平台款出现10%的坏账,莫说坏账,算是死账好了,也不过9000亿。我们银行全年净利润是9000亿。也就是说:一年白干,仅此而已。
而现在的银行市盈率很多都在7, 那么这样天量的坏账也不过就是把市盈率改成8而已。银行照样便宜。
2012年,大概40%的平台款都要到期了,度过这个最艰难的一年,很多东西都会水落石出。
对于投资者,其实市场提供如此漫长的低估让我们逐渐买入,简直是投资之神的眷顾。有什么好犹豫的呢,慢慢买呗。
前一篇:为什么A股投资者永远是输多赢少
后一篇:关于《邻家百万富翁》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