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值投资者应不应该研究市场

(2009-06-10 19:25:17)
标签:

财经

股票

资本利得

利得税

巴菲特

美国

分类: 价值投资随笔
无疑巴菲特是一个价值投资者。
可是不代表只有巴菲特才是价值投资者。
更不代表价值投资只有巴菲特这一种做法。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市场,对于美国的资本利得法律,对于巴菲特手里拥有的庞大资产数量,对于他特殊的拥有一个上市公司而被迫与市场绑定在一起,对于他依靠保险公司获得大量低成本浮存金,对于这一切与我们所不同的区别,我认为学巴菲特决不能是模仿巴菲特。

例如一个问题:卖出成本。
巴郡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持有的股票都是作为投资品长期持有。这些股票的市值早就远超过了其买入价值。
一旦巴菲特在一个超级牛市卖出这些股票,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资本利得税:20%。
剩余的80%成为企业当年的非经常损益,计入利润,那么不好意思,企业税:35%。(0.8×0.35=28%)

除非老巴在大牛市里面又把这些资本利得税后的收益都花出去。不过那种情况下,我想不会有什么安全边际存在。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综合税率和美国水平相当,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中国在资本市场的税率非常低。而个人持股又没有双重赋税问题。所以我们的卖出成本就是印花税+杂费。对于大宗交易,一次满仓轮换的成本只有1%不到。(而美国如果持股短于1年,35%资本利得税)

我们看到在美国的赋税制度下,是个人都会尽量选择长期持股来赚取长线利润。而巴菲特那种锱铢必较的性格要他交48%的收益给政府不如直接要了他的命比较快。

而我们如果照抄巴菲特的做法,完全无视市场先生所给予的额外收益在中国不收税,怎么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呢?

股票的收益分为两类:红利收益和股价收益。而不卖出,就永远只能获得红利收益。按我们对于企业发展的认知,我们知道红利一定低于自由现金流,低于净利润。而净利润成长率长期一定低于净资产回报率。
本来对于一个高成长企业的最大回报就是体现在市场对于企业的溢价上,从而使得我们能在卖出时实现“双击”。但是如果考虑巨大的税收问题,这种额外溢价就会最终消失。因为企业无法永远高速成长,最终体现在股价上的价值只是企业净利润成长获得的普通PE放大。

所以我认为持有企业获得企业回报,本身是一种对于高税负市场的不得已手段。在这种高税负市场,基本上无法真正在高位兑现股价,那么无疑漠视市场的波动去获得比较平均而可以预期的企业收益是必然选择。而且因为股价其实无法兑现,那么安全边际的重要性就提升了。以1股的价格买到了1.5股,那么股利收益就是1.5倍。当市场涨到内在价值的200%时,如果卖掉,面临高税负,并且不一定能很快买到合适的新股票,那么自然只能无视那种市场的奖金而继续持有。
但是在一个交易成本低的市场,当股价变成200%虚高时,即使买入时没有安全边际,也可以在股价收益兑现是把红利收益的损失弥补回来。
也就是说,我们要看到安全边际的本质是股票的份额问题,而不是股票的单价问题。

以上这些讨论已经可以回答一个现象,就是国内优秀的价值投资者为什么会取得巴菲特这辈子都不曾取得过的高收益率。原因就是我们的市场成长率高,波动剧烈,交易成本低。

如果这三点保持很多年,那么在我们的市场最终诞生远比巴菲特有钱的投资家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