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基础】什么是云手

分类: 太极拳 |
什么是云手
云手,是太极拳套路里的一个架式,也是可以固定在原地单独练习的太极拳基本动作(定步云手)。李毅多老师在教学中一直强调云手为“太极三宝”之一,其他两宝分别是站桩、步步禅。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定步云手”。
一
顾名思义,云手时,手的运动轨迹就像云一样,这是非常象形的表述。传统的中国艺术中有云气纹,是一种用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表现云随风旋转时的动态之美,这在汉代艺术中尤为突出。http://s5/mw690/001xrqx8zy6IK8Fenly34&690
(图为汉代漆器虎舞图局部云气纹图案)
中国传统舞蹈里也有“云手”动作,两手永远像抱着一个球,上下翻腾旋转划“∞”字,带动头部和胸部随之运动,做好了看上去非常柔美飘逸。
太极拳里的云手,虽然也有两手上下交叉画圈儿的意思,但整个身体运动的轨迹和感觉跟舞蹈里的云手很不一样。撇开具体动作的不同,从整体感觉上,末学总结最大的不同在于,舞蹈里的云手,气浮在上面,是轻盈飘逸的感觉;太极拳里的云手,气沉在下面,是沉稳大气的感觉。
二
云手的准备动作是:左脚向左边跨出一步,距离比肩略宽,双脚平行;膝盖微微弯曲,腰部向后突出,类似站桩姿势;左手在上,置于眼前,掌心朝右;右手在下,置于腹前,掌心朝左;全身放松,眼神收回,淡淡地瞅上面那只手。
准备动作之后开始云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腰胯带动上半身以及双手转向左边,上面的手(左手)向下,下面的手(右手)向上,掌心相对,在胸前交叉;
2、同时,腰胯带动身体向中间转回来,双手跟随之前的轨迹继续运动,当身体面向正前方时,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跟准备动作相反;
3、然后,腰胯再带动身体转向右边,同样也是上面的手(这边是右手)向下,下面的手(这边是左手)向上,掌心相对,在胸前交叉;
4、最后,腰胯再带动身体向中间转回来,当身体面向正前方时,回归到左手在上、左手在下的准备动作。
这就算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云手动作。接下去,再重复第1-4个步骤,循环往复。要说明的是,虽然为了表述清楚而将动作进行了分解,但其实真正云手时上述步骤是一气呵成、连贯匀速、丝毫无间的。
三
总结李老师讲过的云手注意事项,对于初学者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条:
1、上身始终保持中正直立,并不随着双手的运动而前后左右倾斜;
2、双手始终在自己身体的正前方运动,即便在上下手交叉时,上面的手往远处伸了伸,不在胸前很近的位置,也是大致在身体的正前方这片区域的。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腰胯的转动,当腰胯转动正确到位时,双手自然始终在身体的正前方区域;
3、下半身基本上始终保持准备动作的姿势,膝盖微微弯曲,腰部向后突出。腿的旋转幅度其实并不大,主要是腰胯的旋转;
4、在云手时要注意把意念收回来,李老师教给初学者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眼睛淡淡地瞅着上面这只手,心里想着下面那只手,上面的手像拨云见日,下面的手像扫尘除垢。你会发现你这样想的时候,动作自然会逐渐平滑流畅,意念也基本能够收回来,只关注当下每一个动作的转换衔接。
云手时按照要领一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平滑顺畅地衔接起来,就可以无穷尽地循环下去。
最后再强调一下,李老师曾经说过,刚开始学习云手的人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以为只有手像云一样飘来飘去,不习惯动腰胯。其实,太极拳的云手关键在于腰胯运动。腰胯一起运动时,才能真正展现云手的美感,如行云流水,大气中不失细腻,沉稳中不失灵巧,柔和中不失威风。
附李老师总结的【定步云手要诀】:
左顾右盼靠腰胯,
上下齐动意在下。
眼观六路身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