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雨纷纷,昨夜的上海下了一晚上的雨,叩响着我一夜的心窗。
9月15日,中秋节。这是我人生的第52个中秋节。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在异乡过中秋节。
侄女说,有我陪伴呢,可不是“独在异乡”哦。是的,并非独在异乡,但仍然还是异客。难免还是想起那首古诗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的就是此时我的心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母亲,我又如何能回到您的身边。我人生经历了52个中秋节,前面51个中秋节都是和您一起度过的。不论我在天南地北,每一个中秋节,我都会回到您的身边。可是今年,我却第一次在上海、在异乡过节。不是我不想回去,也不是我不能回去,如今这个时代,交通绝对不是问题。
可是母亲,我又如何能回到您的身边?我是您放飞的风筝,线就捏在您的手上,但您却撒手了,在今年3月19日,您去了另一个世界,您一辈子都信奉的极乐世界。所以,即便我再回到那个小山村,我也看不到您的音容笑貌了,您也不能吃我带回来的月饼了。尽管月饼仍然是那样甜,而您一辈子又喜欢吃甜食。

所以,现在的我,就是一只失去了方向的风筝,在上海盘旋。今天,我会吃着您喜欢吃的甜甜的月饼,尽管我本身并不喜欢吃甜食,身体也不宜吃甜食。但今天,我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怀念您——我的母亲。
今天,我也没有选择回到我生活了34年的小城黄石。那里生活着我的妻子和孩子,还有一帮朋友们。没有回去,一方面是因为中秋节与“十一”相距很近很近,懒得多一次车旅劳顿。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你,一位名叫“林自立”的兄弟。我们不是亲兄弟,但我们赛过亲兄弟。

我们的相识差不多有30年了。那时,我们都是文学青年,出于对文学的爱好,我们参加了外地的一个文学函授班。因为我们都来自黄石,所以你按函授班提供的联系方式找到了我,我们就这样相识了,也因此成为了知己。而且也是一种缘分,我们两个家庭都居住在中窑的位置,我们只相隔三个单元。
我们不是酒肉朋友,但我们在一起喝了近30年的酒。有什么心思,有什么烦恼,我们都是随叫随到,半夜的小吃摊上没少留下我们的身影。而每年的中秋节,每当我从乡下看完母亲,陪母亲吃过午饭后返城,晚上,我们总是在一起喝酒。有时是我们几个家庭的成员,有时是一帮朋友,有时就是我们两个人。尤其是在江边的船上喝酒,一轮皓月当空,江上金色的波光荡漾,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场景不会再现。尽管黄石中窑江边的风景仍然那么美丽,那里的每一棵树木花草,我们都那么熟悉;尽管月亮升起的夜晚,长江上仍然是金光灿烂,而且江边的小吃摊更加丰富了。但是,我的兄弟,我的朋友,你却不在了,今年5月3日傍晚,你也选择了去远方,同样是去了另一个世界,一去不复返。因此,今夜,我不愿意回到这个让我触景生情的地方,这将注定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我人生中最不该缺少的一位兄弟。
所以,今天,我人生的第52个中秋节,我在上海盘旋。今天上海大雨,今夜的上海注定无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