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本人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pihaizhou1964
          
   
9月是全国秋季开学的季节。对于广州市的36所中小学来说,它们将在秋季开学后迎来一门全新的课程:金融理财知识教育。在广东证监局的大力推动下,广东于今年秋季在全国率先推动开展中小学金融理财知识教育试点工作,目前广州市已有36所中小学将在今年9月份秋季开学时正式参加这一试点,参加学生近一万人。
   
广东省教育部门的这一举措旨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意见》提出的“将投资者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通过基础教育普及金融证券知识,培育合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由于教材在编写上贯穿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这就意味着投资理财“从娃娃抓起”。
   
记得今年早些时候,舆论方面对大学生炒股现象曾进行过争论。当时笔者是站在支持大学生炒股这一方阵的。在本人看来,通过炒股可以增加大学生对投资理财知识的了解,增加对上市公司及社会的了解,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所以,大学生炒股无可非议的。
   
不过,对于广东省这种投资理财“从娃娃抓起”的做法,笔者持不赞成看法。个人以为,炒股不宜从娃娃抓起。虽然对于这种“从娃娃抓起”的做法,广东方面打出的旗号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意见》的精神,但这种投资理财教育对于小学生与初中生是不合适的。对于高中生来说,也只适宜于作为职业高中的教程,而不适合于普高。这种投资理财教育更主要还是放在大学教程里,包括职业学校或院校的教程里。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理解为是炒股。尤其是在小学生的教程涉及到炒股的内容不多。据了解,小学册有七个模块:1.什么是金钱;2.金钱有何作用;3.我们的钱从哪里来;4.如何合理用钱;5.钱能生钱吗;6.家庭保护伞;7.综合实践活动。仅从字面上来看,很少涉及到炒股的内容。但即便如此,个人以为,开设这些课程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不论是金钱的作用也好,钱从哪里来也罢,或者合理用钱、钱能生钱及综合实践之类,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且也很难有实践的机会。毕竟小学生上学放学尚且需要家长接送,有多少家庭会放手让只读小学的孩子去进行理财的实践呢?就是让孩子去存款,大概家长与银行工作人员也都不放心吧?
 
   
作为初中生与普高的学生,接触了解一下金融知识当然是可以的。但就炒股而言,同样并不适宜。一方面炒股会耽误学生的时间,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尤其是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这更会影响学生集中精力学习。试想一下,股市暴跌暴涨,就连大人的情绪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单位还会因为方便职工炒股而修改上下班时间,难道我们的初中普高还要为了方便学生炒股而放弃其他课程的教学吗?
   
另一方面,从培养理性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投资者进行投资,既要懂得基本面分析,也要懂得技术面分析,同时还要对宏观经济形势了如指掌,甚至还要了解国外的经济形势乃至国外股市的涨跌情况。对这些知识与信息的了解与掌握,就是一个职业投资者尚且应接不暇,作为一个读初中或普高的学生来说,又哪来的时间与精力来掌握呢?如此培养出来的投资者除了投机炒作之外,又如何能进行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呢?
   
所以,炒股不宜“从娃娃抓起”。作为炒股者必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对股市政策面、基本面、技术面都有独立判断的能力。也正因如此,对于炒股者应完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比如规定年龄不到18周岁或年龄不满18周岁且又无父母作为担保人的,不得开设股票交易账户从事股票投资。毕竟炒股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娃娃过早来承担这种高风险。
   
友情推荐:给你一个投资交流的平台,让赚钱不再困难!点击链接加入高级股票投资交流群:
         
http://www.jince.com/html/goldHunters9.html?qqid=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