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22日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之后,神州泰岳的表现越发勇猛,并于4月6日站上200元大关,成为目前两市唯一的一只200元股票。而本周一,该股更是拉出涨停板,高收于235.95元。
神州泰岳股价的持续走高,在给投机者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投资风险。这一点投资者从神州泰岳目前80多倍的市盈率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实际上,这还不是神州泰岳的真正风险所在。不论是神州泰岳的股价太高,或是市盈率太高,亦或是短期涨幅太大,站在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都可以通过公司的高成长性来化解。2009年神州泰岳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4.6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18%,这仿佛让投资者看到了该公司高成长的希望。
但最大的问题是神州泰岳的高成长性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虽然该公司所经营的飞信业务被市场看好,但飞信业务本身是属于中国移动的,神州泰岳只是飞信业务的运营维护商而已,扮演的只是飞信业务的“保姆”角色。而“保姆”没有终身制,中国移动可以将飞信业务的运营维护工作给神州泰岳来做,也可以给别的公司来做,甚至可以由中国移动自己设立公司来做这项业务。
而在神州泰岳的“保姆”身份不能终身制的情况下,神州泰岳的发展又对飞信业务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以2009年为例,神州泰岳全年的总收入为72275.87万元,其中飞信业务的收入就达到44102.83
万元(同比增长58.74%),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61%。2009年神州泰岳的净利润达到27075.17万元,而来自飞信业务的净利润就达到了18170.70万元(同比增长99.74%),占当期净利润的67.11%。可以说,神州泰岳的发展对飞信业务具有高度的依赖性。
一方面高度依赖于飞信业务的运营与维护,另一方面神州泰岳扮演的又只是一个“保姆”角色。如此一来,神州泰岳的发展完全要看中国移动的脸色行事,该公司发展的不确定性及潜在风险可想而知。正如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及2009年年报中都提到的那样:如果中国移动飞信业务经营状况不佳或中国移动飞信业务运营主体在未来的合作过程中提出解除或不再与公司续签新的合作合同,或在合作过程中降低与公司的合同结算价格,都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这样的风险警示绝对不是多余。既然飞信运营与维护是一头利润奶牛,为什么中国移动不自己来经营,而要将这头奶牛拱手送给神州泰岳?为什么中国移动要将原本是一年一签的双方合作协议改为一签三年,难道中国移动不知道一年一签更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且,神州泰岳与中国移动之间并不存在相对稳固的股权关系,如果神州泰岳的竞争对手们愿意拿出一部分的股权来换取中国移动的飞信运营与维护业务,中国移动还需要神州泰岳这个“保姆”吗?而一旦飞信飞走了,神州泰岳的未来又会怎样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