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份以来,我国政府对股市所采取政策是始终如一的提振政策。从宏观上的政策提振到微观上的精心呵护,我国政府对股市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股市能够走出困境,逐步繁荣起来,以支持宏观经济的发展。因为进入去年四季度以来,金融危机以及从紧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得以体现。为此,我国政府推出了包括4万亿投资在内的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而当时的股市还在漫漫熊途之中,不仅难以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相反还嗷嗷待哺,等待着政府的救市。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政府加大了救市的力度。虽然当时并没有明确接受“十大教授”提出的“扩大内需以提振股市作为切入点”的建议,但在实际做法上,还是对股市精心呵护的,这才有了股市自去年11月份以来的一路走高。
不过,我国政府的这种做法如今却遭到了质疑。5月19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副主任步德迎在《中国经济时报》刊发《政府对待股市的几个正确原则》一文,其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股市与消费和投资存在相克的关系,认为股市繁荣对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步德迎的这个观点令人大吃一惊。
步德迎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考察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和股票指数的关系可以发现,股市与消费是一种互替关系而非互补关系,股市的过度膨胀会大量吸引消费资金入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需求。上市公司的实际投资增长率也与股票指数的高低成反向运动。实际数据表明,在证券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中,上市公司的投资增长与股市的涨落存在一种反向关系,每当股市行情看好牛气冲天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反而放慢,而当股市疲弱持续熊市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则显著加快。”比如,2008年股市出现超级熊市,股指大幅下挫,但这一年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都比大牛市的2007年有所上升。
笔者一直不赞同夸大股市影响的看法,认为股市繁荣了,消费就上去了,经济发展的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对于去年12月“十大教授”提出的“扩大内需以提振股市作为切入点”的建议,笔者是不认同的。不过,对于步德迎副主任提出的“股市与消费和投资相克”的观点,笔者就更加难以接受了。毕竟影响消费与投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简单地把二者与股市对立起来,这显然是对股市的不公,也是步德迎对股市缺少了解的表现。
股市繁荣肯定是有利于消费的。这是股市的一个常识问题。在股市繁荣带来赚钱效应的时候,投资者在花钱的时候往往都很大方。赚钱多的,购房买车;赚得少一些的,换套新家具;再赚得少的,吃吃喝喝也都是不可少的。而一到黄金周,全家外出旅游。这是股市里的普遍现象,怎么就与消费相克了呢?相反,2008年大熊市,投资者的消费都省了,怎么就刺激消费了呢?
股市繁荣肯定也是有利于投资的。因为股市繁荣的时候,不仅上市的企业多,再融资的企业多,而且融资的额度也大。相反,股市低迷了,不仅能融资的企业少了,融资的金额也大减,IPO甚至也停止了。象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大于07年,不正是因为07年及08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大量融资资金到位的缘故吗?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521/20090521030540793.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