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公鸡”何以敢言“经营好了也未必分红”

(2009-02-27 07:21:31)
标签:

铁公鸡

利润分配

股票

                  
    2月25日,美菱电器公布了2008年度年报。由于该公司2008年未分配利润数为负,因此该公司再度推出了“不分配,不转增”的分配方案,从而使得该公司已连续十年未向投资者进行利润分配了。

    连续十年一毛不拔,美菱电器够“铁公鸡”的了,公司方面理应就此向投资者表示歉意。但遗憾的是,公司方面不仅没有表示歉意,而且公司董秘薛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还表示:“我们当然想对投资者进行回报,但也不能说若经营好转,有了未分配利润就一定推动分红的实施。”薛董秘这番“经营好了也未必分红”的表态,实在是伤害了投资者的感情。

    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除了在二级市场上赚取差价外,当然也希望能从上市公司获得回报,而且作为上市公司也有责任给投资者提供必要的投资回报。然而,在现实中,一些上市公司不仅不以“铁公鸡”为耻,反而还寻找各种借口来规避给投资者分红。“经营好了也未必分红”就是上市公司这种“铁公鸡心理”的真实反映。

    那么,为什么美菱电器的董秘敢言“经营好了也未必分红”呢?尤其是对于美菱电器这样一家已经连续十年未分红的公司来说,为何就说得如此的心安理得呢?

    首先,它反映了美菱电器回报股东意识的淡薄。虽然公司董秘也表示“我们当然想对投资者进行回报”,但这更多地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如果公司真有回报股东意识,那为何还言“经营好了也未必分红”呢?实际上,由于该公司已连续十年未向投资者进行利润分配了,也许该公司早就不知道回报投资者为何物了。所以,即便是经营好了,也需要董事会的头头脑脑们来综合考量一番,再来决定给不给投资者分红。如果该公司能够树立“股东至上”的回报意识,在向股东分红的问题上还用得着“综合考量”吗?

    其次,它反映了当前股市的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许多上市公司“有钱也不分红。”由于长期以来,股市重融资而轻回报,一些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圈钱”,而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十分淡薄,以至一些上市公司即便是有钱,也不向投资者进行分红,扮演着“铁公鸡”的角色。还有的公司即便是向投资者分红,也只是迫于压力,因此只是向投资者“微积分”,每股也就分红几分钱。由于这种“有钱也不分红”的现象在股市里较为普遍,以至美菱电器的董秘把这种“存在”也当成合理了,既然其他公司做得,为何我就做不得?

    此外,它也反映出《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形同虚设。为提高股票的投资价值,增加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去年10月,证监会出台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比例确定为30%。不过,由于这一规定只是作为上市公司公开再融资的条件,因此,对于没有公开再融资要求的上市公司来说,该规定也就失去了作用。这也就是一些上市公司甘于充当“铁公鸡”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是美菱电器董秘敢于声称“经营好了也未必分红”的原因所在。

    那么,该如何改变上市公司有钱也不分红,“经营好了也未必分红”的做法呢?把高管薪酬的发放与公司分红挂钩是一个根治“铁公鸡病”的好办法。证监会规定的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为30%,将这一比例确定为高管薪酬的基准,在此基础上,分红每增加1%则高管的薪酬增加1%,反之亦然。如此一来,上市公司想当“铁公鸡”,高管们也不会答应,美菱电器的董秘还会称“经营好了也未必分红”吗?


 
http://zqrb.ccstock.cc/html/2009-02/27/content_15985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