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南方航空实施减薪计划的消息接连见诸报端。如7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南航宣布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基层以上全体管理人员月薪减10%。并且,从7月17日起,南航成了“第一个吃螃蟹者”。而7月21日,《证券时报》的报道称,南方航空尚未实施减薪计划。但不论南方航空是否已经开始实施减薪计划,南航减薪计划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却是事实。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希望南方航空能就此作出正式的信息披露,以澄清目前媒体方面的不同说法。这也是保护投资者知情权的需要。
就南航的减薪计划而论,笔者以为这是一件好事。目前,国内航空业所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一方面是由于国内银根紧缩、旅游市场萎缩的原因,导致旅客数量的下降;另一方面航油价格飙升,导致航空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如何度过航空业的“寒冬”?这是航空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南方航空通过减薪的方式来“节支”,以应对价格不断高企的航油带来的成本压力,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实际上,减薪这种非常手段在国际民航业内并不少见,据了解,从2000年以来,欧洲和北美就有多家航空公司迫于经营压力,多次采取了减少航线和员工降薪的策略。因为在国外,航空业人力成本大约占航空公司总成本的30%至40%,所以在控制航空业成本的时候,减薪的方法通常是一种常用的办法。目前国内航空业的这一成本比例大约在10%左右,所以通过减薪来节省航空业的成本,效果会相对有限。但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一做法的积极意义。因为“增收节支”,就是要从点点滴滴的节约做起,如果因为这笔开支不大因而不予节约,那一笔开支也不大,仍然不予节约,那么到最后也就没什么可节支的了。所以,那种认为减薪并不能起多大作用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而且,采取减薪的做法,也可以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目前航空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通过减薪有利于增加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激发职工的干劲,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南方航空减薪计划确定的对象是基层以上全体管理人员,这也有利于和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有利于调动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减薪的做法也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同。目前很多行业,面对成本的上涨,其做法都是把成本上涨转嫁给下油的客户。以致造成社会物价上涨,国人怨声载道。如果航空公司也采取这种涨价的办法,这不仅使得本来就在下降的顾客进一步减少,而且也容易造成民怨。相反,减薪的做法很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同,这种做法也为同行们乃至其他行业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不过,尽管如此,南航减薪计划的推出也还是应该特别慎重。毕竟减薪并不符合国人传统的做法。因为一直以来,国人习惯的是加薪,最差也就是不加薪,但减薪却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能不能为当事人所接受,这也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奥运会召开在即,目前不论各行各业,稳定应是第一重要的责任。减薪会否成为导致不稳定的因素,这个问题一定要有正确的评估。尤其是航空业,近年的“罢飞事件”常有出现。虽然这次南航的减薪对象限定在管理人员,不会影响一线员工的利益,但如果出现管理层面的不稳定,同样也会带来不确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就减薪幅度来看,10%的减薪幅度,有一刀切的嫌疑。在这个问题上,越是高层越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一般的管理人员减薪10%的话,那么作为各个级别的干部,尤其是公司高层,其减薪幅度应该达到20%甚至更多。不能在利益面前,高层骨干们数倍于职工地拿进,而在承担责任的时候,就又来个责任均等,这对于一般的管理人员来说,是不公平的。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epaper/nfrb/content/20080722/ArticelB03009FM.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