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沪深股市一路下行,股指最低2566点,较去年10月的最高点6124点大跌58%。虽然最近一个时期,股市走势有所回稳,但由于缺乏实质性的救市措施出台,所以股市的走势仍然是步履沉重。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传来了某些“权威人士”的声音,声称:大盘股发行难成“砸市”之举。
打鼓听声,听话听音。权威人士在目前情况下谈论及大盘股发行难成“砸市”之举话题,显然是有目的的。因为最近一个时期,中国建筑、中国南车、光大证券、成渝高速等大盘股相继“过会”,尤其是中国建筑,早在6月5日就已经过会。但由于股市行情一直疲软,所以这些公司的上市工作也被向后推迟。特别是由于这些公司过会时就遭到市场的非议,其过会的消息一度令股指走弱,所以市场对这些大盘股的上市充满了担心。如今,股指并未真正走强,有关的“权威人士”就唱起了大盘股发行难成“砸市”之举的腔调,很显然这是在为大盘股的正式发行制造舆论。
大盘股什么时候发行上市,当然取决于证监会与交易所的决定。管理层如果不顾及股市的承受力,想什么时候推出大盘股发行都行。只是那种立牌坊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不要把几千万的投资者拿来当傻瓜耍。让所谓的“权威人士”出来散布舆论,说什么大盘股发地难成“砸市”之举,这种“睁眼瞎话”,投资者会相信么?与其说是耍弄投资者,还不如说是把那些“权威人士”当傻瓜耍了。所谓的权威人士原来不过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股市黑嘴,他们是在公开地误导市场、误导投资者。
在股票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当前投资者最盼望的是“救市”的措施出台。虽然管理层乃至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在不断地为股市开出“救市”的空头支票,但这仍然挡不住投资者对救市的期盼。而在这种情况下,“权威人士”掩面登场,谈论的不是“救市”措施,而是“砸市”的话题,这显然是别有用心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盘股发行显然就是砸市之举!权威人士认为大盘股发行难成“砸市”之举,此举显然是要为大盘股的发行脱罪。但事实显然又是难以脱罪的。虽然说,今年以来股市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此时推出大盘股发行的话,那么大盘股发行明显就是导致大盘下跌的又一利空因素。那种认为“大盘股发行并非导致大盘下跌的利空因素”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提出这种观点的所谓“权威人士”明显逻辑思维混乱。
而且,“权威人士”还在故意混淆一、二级市场资金的区别。股市资金充裕,这指的是一场市场;但二级市场的资金却是不足的。如6月末、7月初的时候,两市的日交易额甚至停留在600亿左右。权威人士认为二级市场资金充裕的说法,明显与事实不符。
此外,权威人士拿工行发行作为例证,证明大盘股发行不是“砸市”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工行发行正值股市牛市的时候,而现在股市却在大熊市里,二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看不到这种熊市与牛市的不同,“权威人士”显然是很无知的,当然不排除他们出于为大盘股发行上市造势的目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至于大盘股发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说法,也许该让权威人士仔细地回顾一下中石油发行上市以来的在股市上演的故事。在目前这种恶劣的发行制度下,就算是中石油这样的优质公司上市,它带给投资者的也只能是苦难。这一点,高高在上的权威人士们不应该是“睁眼瞎”。
总之,权威人士认为大盘股发行难成“砸市”之举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现阶段大盘股的发行上市必须慎之又慎。目前发行大盘股,不仅是对股市的一次抽血行为,而且直接动摇投资者的信心,它只能表明中国股市还是圈钱市,上市公司圈钱仍然高于一切。
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11503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