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基金不能成第二个“范跑跑”》一文里,笔者强调了投资基金在维护股市稳定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就目前的市场来看,仅仅凭借投资基金的力量,是不足以维护股市稳定的。如果管理层把维护股市稳定的职责完全寄托在投资基金的身上,不仅投资基金难以完成维护股市稳定的历史使命,而且投资基金自身的利益也可能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从目前机构投资者的组成来看,投资基金固然暂时占据着第一大机构投资者的席位,但随着最近几年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QFII、证券公司在内的其他机构投资者等也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些机构投资者的力量联合在一起,足以与投资基金相抗衡。如去年10月份以来,保险资金多次扮演砸盘的主力军角色;而QFII的做空,更是有国外投行的大力配合。所以,在其他的机构投资者也都形成规模的情况下,仅凭基金的力量是不足以稳定股市的。
而且,随着大小非加入到流通环节中来,投资基金第一大机构投资者的地位也被削弱。根据“锁一爬二”的安排,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小非进入到流通环节。这些解禁的大小非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持股成本非常低廉。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大小非才是中国股市第一话语权的拥有者,尤其是国有股股东,完全主宰着当前股市的生杀大权。因此,在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大小非尤其是国有股大股东,他们才是决定市场能否稳定的第一大因素。如果我们对此熟视无睹,仍然把维护股市稳定的重担压在投资基金身上,这除了让投资基金来为大小非减持接盘之外,并不能真正起到稳定股市的效果,投资基金的利益也将因此而受到损害。
不仅如此,上市公司本身不负责任的种种行为,也会加剧股市的波动,成为股市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最明显的是今年年初上市公司刮起的恶性再融资浪潮。一家上市公司,开口就要融资几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这种行为完全就是一种圈钱行为,把股市当成了自家的提款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投资基金站出来起到维护股市稳定的作用,那实际上是把基金往虎口上推。所以,面对上市公司的种种不负责任的恶劣行为,投资基金是无能为力的。
并且,就投资基金的职责来说,维护股市稳定固然重要,但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也是基金的天职所在。作为投资基金来说,如果能够做到既维护股市的稳定,又不损害甚至还能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这当然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但如果在维护股市稳定的同时却要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情况下,投资基金就很难一味地为了维护股市的稳定而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因为这种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结果,将只能让基金持有人离基金而去,投资基金的发展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此外,投资基金的投资能力也决定了投资基金未必能担承起维护股市稳定的职责。目前基金经理的队伍非常不稳定,而且基金经理越来越走向年轻化。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1/3的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经验不到一年,一半以上的是2年以下,接近3/4的人管理基金经验不到3年,其中有许多基金经理甚至是80后出生,根本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牛熊周期考验。这样的一些基金经理实际上跟一些小散户没什么区别。他们能够不为股市的稳定发展添乱就很不错,要承起维护股市的职责,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要维护股市的稳定,仅凭投资基金的力量是不够的。虽然投资基金必须为维护股市的稳定尽职尽责,但要切实维护股市的稳定,还必须要求上市公司、大小非以及各类机构投资者来共同努力,共同为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承担一份自己应尽的责任。
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10933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