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近期的股市深受限售股解禁与套现压力所困扰的缘故,进入四月份,限售股解禁规模环比下降六成的消息受到市场的关注,不少分析人士将此视为是市场的一大利好消息,投资者仿佛可以因此而松了一口气。
限售股解禁规模下降总比解禁规模增加给予投资者的心理压力要小,这是肯定的。不过,投资者如果因此认为4月份限售股解禁规模环比下降六成,就意味着解禁限售股的套现压力减轻的话,那么,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实际上,这二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二者并非是一回事儿。
限售股解禁只是意味着限售股的流通不再受到限制了,限售股变成了无限售条件的股票,可以随时上市流通套现。但至于限售股解禁后是否上市流通套现,这完全取决于限售股持有人的决定。比如股票上涨时,持有人可以趁高出局,也可以继续观望一段时间,以便卖一个更高的价钱;而在股票下跌的时候,为避免股价进一步下跌,持有人可以作出杀跌的决定;当然持有人如果认为股价跌得太多了,股价低估了,还可以继续持有解禁的限售股,以便卖一个好价钱。所以,限售股解禁后卖与不卖,或者什么时候卖,这些都要由持有人看情况决定。可以肯定的是,当月解禁的限售股,并不会在当月全部套现一空。如今年1月份有8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17次减持公告,累计减持股份7.26亿股,为1月总解禁非流通股股数的24.79%,也就是说还有75.21%的限售股在1月份解禁后并没有在当月上市流通,因此,这种套现的压力自然就积累到以后的月份了。可见,当月限售股解禁规模大并不代表当月套现的压力就大,其当月套现的压力可能大也可能小;而当月解禁的规模小也不代表当月套现的压力就小,其当月套现的压力可能小也可能大。
就4月份解禁限售股的套现压力来看,显然不能单纯地看4月份限售股的解禁规模,它应该是一个累计数。它一方面包括了4月份限售股的解禁规模,即140家上市公司合计的解禁股份104.37亿股,对应的市值约为1500亿元;另一方面也包括4月份之前已经解禁但又未上市流通的限售股,而这个规模显然是非常大的。所以,尽管4月份本身的限售股解禁规模不大,但4月份股市面临的解禁限售股的套现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一点也不比限售股解禁高峰的3月份小。
正是基于每月的解禁限售股套现压力是一个累计数据,所以对于4月份限售股解禁规模环比下降六成的数据,投资者没必要存有侥幸的心理,还是应该要正视解禁限售股的套现压力问题。而作为管理层来说,更应该要直面解禁限售股套现的压力问题,毕竟这个问题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都将困扰着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将是管理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对管理层智慧的一次重大考验。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jjpl/1050/2008/04-02/018@092722.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