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与失真的指数共存

(2007-11-29 08:19:46)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中石油上市后的持续下跌引发上证指数的连续下挫,指数失真问题因此再次受到市场的聚焦。

    指数失真的问题已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了。还在去年中国银行A股上市的时候,指数失真的问题就曾受到市场的强烈关注。去年11月、12月份的股市大涨,以及今年7月至10月的股市大涨,实际上都是一种指数上涨,是指数失真的一种表现。可以说,指数失真已成了股市的一种常态。

    这次市场对指数失真问题的聚焦,尤其是投资者对指数失真问题的关注,其本意也许并不在指数失真问题上,而是因为这次的股指下跌又扩大了投资者亏损的缘故,所以便把怨气发泄到指数失真的问题上来了。根据CCTV《经济半小时》近期的调查,一年来有七成左右的股民出现投资亏损;而在没有亏损的30%的人中,29.05%的人收益回到了2006年年底,还有22.46%的人,收益水平回到了5"30以前。所以,这一次指数失真问题成为市场的焦点之一,多少有点代人受过。

    尽管如此,指数失真的问题还是应该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不论股指是上涨还是下跌,指数失真问题都是需要正视的。因为指数失真,不仅使得上证指数失去了对市场的指导意义,误导投资者,而且更严重的后果就是误导市场监管,甚至误导政府决策。如时下的个税申报问题,如果高层人士看到的不是股市指数的上涨,而是七成投资者亏损的局面,或许税务部门就不会要求炒股收入也要进行个税申报了。

    为了解决指数失真问题,对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修改是必要的。正如目前一些市场人士所建议的那样,用流通股加权计算指数取代用总股本计算指数。不过,这种用流通股加权计算指数的方法,实际上同样也存在指数失真的问题。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流通股不流通的问题。根据股改的规定或新发股公司上市时大股东的承诺,国有股东、法人股东所持股份大都锁定三年。三年期满,这些有限售条件的股份也就全部变成了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如此一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也就是全流通的了。但实际上,出于控股的需要,大股东尤其是国有控股股东,其所持的股份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不上市流通的。如中石油,其控股股东中石油集团所持有的1579亿股中,可能有绝大一部分是不会上市流通的。但由于三年期满后,其本身又是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所以理应计入流通股权重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用流通股代替总股本来计算权重是不是又要重复用总股本来计算指数的故事了呢?

    可见,指数失真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个股市的指数都是会失真的,只是失真程度的不同而已。指数失真是一种常态。关键是投资者乃至管理层如何来看待指数失真,对待指数失真,特别是作为投资者来说,如何适应指数失真的投资环境。

    一味指责指数失真,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于事无补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视指数失真的现实,学会在指数失真的环境下进行投资。比如,不要把目光只是盯在指数上,而更应该把精力放在个股的挑选上,轻指数而重个股。不要被股指的涨跌所迷惑,更不能因为股指的涨跌而草率地作出投资决定。当然,对于那些热衷于看指数涨跌行事的投资者来说,也可以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权重股上,或者放在指数基金的投资上面,这样指数失真的问题就不会那么突出了。换一句话来说,如果近期投资者买进的是中石油股票,那么,这类投资者肯定就不会感觉到上证指数的失真问题了。

    当然,作为指数专家来说,既然单一的指数无法回避指数失真问题,那么就不妨推出一个指数系列出来,以方便投资者投资及管理层监管市场的需要。

    也许更重要的还在于监管部门也必须要正视指数失真的现象。既然指数失真是一种常态,那么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就不应该只是盯着指数的涨跌,而要透过股指涨跌的表象来看清股市的真实情况。比如,透过今年股指的上涨,而看到七成投资者亏损的一面,这样,监管的棍棒就不会轻易地打在投资者的身上。

 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871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