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A后H”关键在确定H股发行价

(2007-11-13 07:59:01)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证券/理财

 

      

    一度在市场上盛传的“先A后H”发行如今获得证实。目前正在发行中的中国中铁就准备采取这一发行方式,先发行不超过46.75亿股A股,随后再发行不超过33.26亿股H股,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最终将发行不超过38.249亿股H股。

    新股发行实行“先A后H”的发股方式,这是符合A股市场投资者愿望,符合A股市场及其投资者利益的。众所周知,在此之前,上市公司在内地与香港两地发行股票的,主要采取“先H后A”的发股方式。在这种发股方式下,不仅H股的发行价极其低廉,而且在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时候,H股投资者又通过拉抬H股股价来倒逼A股发行价,迫使A股高价发行。如中石油H股的发行价只有1.27港元,但因为中石油回归A股市场的缘故,结果H股投资者大肆炒作中石油H股,将中石油H股股价由10港元炒高到20港元,最后迫使中石油A股不得不以16.70元的较高价发行,为H股发行价的13倍。因此,“先H后A”的发股方式,不仅使A股发行看H股脸色,丧失了A股自身的话语权;而且,A股的高价发行与H股的低价发行相对比,A股投资者的利益明显受到损害;并且,A股的高价发行也使得A股的投资价值被大大降低,象中石油A股22.44倍的发行市盈率,从国际市场来看,已经超出了价值投资的范围。

    而作为两地股票发行的另一发股方式“A+H”模式来说,一方面是令两地证监会、交易所及保荐人要做大量沟通工作,定价时也面对两地市场不同的困难;另一方面,在“A+H”模式下,A股市场的询价基本上流于形式,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话语权形同虚设。

    因此,与“先H后A”及“A+H”模式相比较,“先A后H”更能保护A股市场及其投资者的利益。它可以让A股市场避免H股的挤压而独立地行使话语权,而且也可以回避A股市场高价发行、H股市场低价发行带给A股投资者的伤害。

    但尽管如此,“先A后H”之路并不平坦是可以预见的。根据笔者的理解,实行“先A后H”并不只是一个新股发行程序的先后问题,简单地把H股先发改为A股先发,它更是一个发行价格的认同问题。进一步讲,“先A后H”的关键就在于H股发行价格的确定上。因为“先H后A”时,A股的发行价不仅远远高于H股的发行价,而且A股的发行价也参照了H股的市场价。所以“先A后H”也应该一样,至少H股的发行价不应低于A股的发行价,同时也应参照A股的市场价情况,就象2004年中兴通讯H股的发行那样。当时中兴通讯H股的发行价达到每股22港元,这一发行价格相当于当时截至2004年11月19日中兴通讯A股前30个交易日收市价算术平均值人民币25.91元的90.4%。

    不过,真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存在困难的。因为香港股市是一个较为成熟的股市,而国内股市却并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接受H股市场的价格问题不大,但要H股市场接受A股市场的价格却很难。毕竟从目前的A股H股的股价来看,同一家上市公司的A股股价往往都大大高于H股的股价。当然,实行“先A后H”时,H股的发行也可以完全撇开A股的发行情况及A股二级市场的表现情况,即H股的发行价不接受A股的价格。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先A后H”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除了A股的发行不看H股的脸色之外,A股投资者的利益会否不受损害,还得另当别论了。

    当然,“先A后H”的发股方式也并非完全走不通。如中兴通讯H股的发行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中兴通讯当时的“先A后H”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H股投资者对中兴通讯的发展前景看好。而这一次中国中铁“先A后H”的发行无疑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根据中国中铁的发股安排,中国中铁此次A股发行的发行量较大,达到46.75亿股,而发行价预计也较低,或许这正是中国中铁打通“先A后H”之路的两大法宝。

   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07-11/12/content_3130959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