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的消息压得股市有些喘不过气来。在这一消息的打压下,股指连续多次出现暴跌的走势。为缓解这155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给股市带来的压力,稳定当前的证券市场,为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不得不站出来明确表示
特别国债不是股市紧缩措施,不直接影响证券市场存量资金,不会对股市运行造成冲击。有关专家也积极为特别国债的发行支招,认为用特别国债替换央票,对市场流动性几无影响;或称特别国债发银行间市场也可不冲击股市。
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相当于此前按0.5%的提高幅度上调了10次存款准备金率。因此,要说特别国债的发行不会给股市的资金面带来压力,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特别是在红筹股回归加快、新股发行加速,大小非减持增多,QDII闸门拉大的情况下,15500亿元特别国债的发行带给股市的压力显得越发的沉重。如何消除或减轻这种压力,笔者以为,让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留一只眼睛在国内,允许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国内股市,进行国内投资,应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的目的,是为了组成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早在今年“两会”期间,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楼继伟就曾召集十多个部门召开了一次部际联席会议,讨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筹备事宜。目前,初步确定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规模在2000亿美元左右,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也正是为了满足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规模的需要。当然,选择在现阶段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减缓流动性过剩问题。不过,真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虽然筹备中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动用30亿美元投资美国黑石集团,但黑石集团却又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比如有意以5亿美元购入中国蓝星集团30%的股权,而蓝星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商,旗下拥有星新材料、蓝星清洗、沈阳化工等多家上市公司。所以尽管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有意将资金投向国外市场,但同样不能避免资金“回流”国内市场,甚至带来“二次结汇”问题。
从目前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投资动向来看,其进行增外投资的意图较为明显。一是斥资30亿美元购入了美国黑石集团大约10%的股份,二是有意入股全球最大的采矿集团——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因此,进行世界性投资当是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主要目标。
进行境外投资的思路当然是正确的。但境外投资的风险无疑很大。这一点,我们从黑石集团最近股价的涨涨跌跌,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帐面利润的盈亏变化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毕竟美国股市乃至世界股市目前处在一个不断地创新高的牛市过程之中,市场积累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更何况黑石集团上市后还面临着一个资本利得税率的大幅提高问题。此外,在经过了几年的大牛市后,全球股票市场的股价高企,这也使得黑石集团这样的PE难以找到合适的收购目标。因此,在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并无海外成功投资经验的情况下,把资金装进海外市场这一个蓝子里,其承担的风险未免太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分散一部分资金到国内市场甚至国内股市进行投资,其效果甚至可能更好。
首先,是有利于分散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海外投资的风险。特别是在世界看好中国的情况下,放弃国内市场投资,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其次,在国内市场投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这非常有利于该公司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其三,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于国内股市,这也是对国内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支持,是对“国九条”精神的认真贯彻执行。
其四,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于国内股市,就眼前来看,有利于减缓股市对于155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的恐惧感,有利于当前股市的稳定发展。
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7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