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目前市场上的第一大主力,投资基金的动向倍受投资者关注。而从刚刚公布完毕的投资基金2007年一季报来看,“减仓”成了基金一季报的一大看点。在54家基金公司的313只基金所披露的一季报中,股票方向基金季度末平均股票仓位为78.41%。剔除首次披露季报的基金后,可比基金平均股票仓位由去年四季度的80.11%降至78.57%。鉴于基金不论是在去年年报还是今年一季报里均表示看好后市,因此,投资基金的这种减仓行为或多或少有些令人费解。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以为有必要辩证看待。
一般说来,投资者减持股票意味着投资者看淡后市。但基金减仓,固然不排除某些基金对后市表示谨慎的可能性,不过总体说来,把基金减仓简单地认为是基金看淡后市则未必正确。实际上,基金仓位的调减还存在着其他的原因。
基金大规模的分红是造成基金减仓的重要原因之一。基金是代客理财产品,其盈利的绝大部分需要向基金持有人分红。而2006年又是投资基金大丰收的一年。因此在2007年的第一季度里,投资基金面临着巨大的分红压力。为了向投资者进行分红,基金不得不减持一定的股票。以封闭式基金为例,统计数据显示,封闭式基金是一季度减仓力度最大的,股票仓位由去年四季度的77.53%下降至今年三月末的70.93%,降低了6.6个百分点。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封闭式基金要抽出近300亿元的资金出来用于分红,如果考虑到分红的因素,封闭式基金其实也是在接近80%的最高法定仓位操作。
基金的赎回也是造成基金减仓的重要原因。目前的基金市场,大规模申购与大规模赎回并存。虽然一季度股票方向的基金实现净申购近900亿份,但却有47只基金合计净赎回616.2亿份,这其中,尤其是以去年四季度诞生的大基金净赎回最为严重,多只大基金规模被腰斩一半。如嘉实策略增长基金从419.2亿份下降到278.6亿份,净赎回33.54%。南方绩优基金从133.6亿份下降到74.2亿份。规模在40亿份到100亿份的十几只大盘基金净赎回情况大体相似,其中某股票基金净赎回比例高达55.66%。此外,在今年的一季度,一月底、二月初市场首次出现大幅调整之后,投资者赎回规模骤然增加,甚至曾经出现一天基金业整体赎回近400亿份的情况。这令很多基金现金头寸吃紧,不得不卖出股票应对赎回。
基金的申购增加同样也是造成基金仓位减少的原因之一。与大基金在一季度里遭到投资者的大量赎回不同,一些小盘基金在一季度里遭到了投资者的大量申购,并最终导致一季度股票方向的基金实现净申购近900亿份。而这种申购的大量增加,使得这些基金的规模也骤然增大,从而在客观上稀释了基金的仓位,造成一种基金仓位减少的假象。如交银精选基金其基金规模从13.7亿份一举增加到214.5亿份,新增基金规模200多亿份(其中138亿份是由拆分获得),受此影响,其股票仓位无奈从92.12%降低到75.55%,由于其基金规模权重大,从而降低了股票基金的整体平均仓位。此外,南方稳健基金份额增长同样惊人,净申购规模达到139.5亿份。其它份额增加50亿以上的基金还有景顺优选、华夏成长、海富通优势、嘉实成长、嘉实300和诺安股票。这些基金由于净申购额度的大幅增加,其股票的仓位也相对变轻了,这种仓位的减少,实际上并非是基金减持股票的结果。
此外,从部分基金的主动性减仓来说,也是为了调整仓位的需要。一方面是调出涨幅已大,短线缺少上涨动力的股票,另一方面是买进基金所看好的股票。如一季度里,工行、招行、万科A、中石化、贵州茅台等股票被基金所减持,同时基金增持了沪东重机、大秦铁路、鞍钢股份、浦发银行等个股。不仅如此,部分老基金对优质蓝筹股的减持,也为新基金建仓创造了条件。今年1季度新披露季报的基金,截至3月末合计持有A股股票接近1200亿元。其3个月的建仓速度已经赶上了老基金的步伐,仓位达到了78.11%。而招商银行、万科A、中国石化这些遭到老基金减持的个股则成了新基金主要投资对象。
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07-04/23/content_12822206.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