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有句行话,叫做“生意不好整柜台”。其大意为当商店的生意不好的时候,店家可以调整一下柜台设置,或者把整个店堂与店面装修一番,这样商店的生意多少总会有些起色。
或许是受商家这种生意经的启发吧,最近几年,尽管股市行情总体低迷,但两大交易所在股市指数的开发上却真是没闲着,隔三差五地就推出某种新的股市指数来。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又是中小板指数,又是新上证综指,又是深证新指数,闹得市场不亦乐乎。而就在投资者忙得还没有缓过气来的时候,今天,又一只崭新的股市指数深证创新指数向投资者走来了。
这是国内证券市场发布的第一个创新指数。尽管此前沪深交易所发布的各种各样的股市指数里也都包括了各自创新的内容,但冠冕堂皇地贴着创新标签的股市指数,深证创新指数还是第一只。也正因如此,深证创新指数的推出自然也就寄托了深交所的厚望,同时也难免会引起市场部分投资者的浮想联翩。那么,贴上了“创新”标签的深证创新指数能否开创沪深股市股指的新局面呢?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因为尽管近几年来,沪深交易所煞费苦心地推出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指数,一会儿称新的指数更能引导投资,一会儿又称新的指数更能反映市场的运行情况,但最后真能被市场所认同、被投资者所接受的指数却是少之又少,投资者最后能认可的还是沪深两个综合指数,有的甚至干脆就只看上证综指,只有上证综指的涨跌才牵挂着投资者的心。至于其他的指数,在投资者的眼中是可有可无,甚至是有不如无。不仅如此,对于两大交易所争相开发新股市指数的做法,甚至有不少投资者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认为股市指数搞得再多,也不能为股市创造财富,也不能起到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作用。管理层与其天天研究指数,不如集中精力为投资者做点实事。也正因如此,深证创新指数的推出,又能否改变投资者对新股市指数这种冷漠的态度呢?
其实,这也不是投资者的错,实在是因为这些形形色色的新指数太不争气了。虽然在这些新指数推出来的时候,开发者们说得天花乱坠,但回到实际中来,它们的走势基本上就都是上证综指的翻版。如第一只两市统一指数沪深300指数,推出的时间已有一年之久了,但这一年中,沪深300的走势与上证综指并无二致。又如上证新综指,不仅走势与老综指如出一辙,甚至其挂牌两个月来的涨幅比老综指还不如。只有中小板指数表现出了一定的个性,但在中小板估值水平定位偏高的压力面前,中小板指数的走势最终又不能不看上证综指的脸色。因此,面对这样一些缺少独立性的指数,投资者又何须关注它们的表现呢?如今,深证创新指数又向投资者投来了示好的目光,但它最终能否展现自己独立的个性,摆脱上证综指的束缚呢?
当然,要开创一个股市指数的新局面,仅仅只是摆脱上证综指的束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深证创新指数存在的价值来。比如,引导股市投资功能,与深市相关的指数有沪深300、深证100等;反映股指运行的有深综指、深成指、深证新指数等。特别是深成指,以深交所上市的具有代表性的40家公司的股票为计算范围,这与选择40只符合自主创新业务领域要求的深市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深证创新指数是否存在着离同之处?因为严格说来,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自主创新,深市最具代表性的40家公司,其中的绝大多数公司也都是自主创新的代表。也正因如此,深证创新指数又如何避免自己成为第二个深成指呢?换一句话来说,深证创新指数又如何能体现自己完整的独立性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