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包河

标签:
合肥包河包公墓包公祠旅游 |
分类: 游记 |
因为繁杂的户籍手续,不得不与父母一起去了一次合肥。事儿只办成一半不到,倒是顺路重游了包河,现在被规划为“包公园”的一整个景区。


据介绍,整个包公园只有这口“廉泉井”是真正的古物...

整个“清风阁”都是本世纪增建的:

插播一张莲花:


清风阁里面有电梯(当然你愿意自己爬楼梯也可以)上到5层观景平台,可以俯瞰整个包河全景:



因为时间不够,“浮庄”被我们略过了,直接进了包公墓。进了“神门”之后就是神道,貌似两边的石雕还比较像真的:

原来的包公墓在文革中被毁,这座新建的倒也蛮像回事的,墓后面还有一片附葬区,包括包拯之妻董氏墓、两个儿子的夫妻合葬墓以及长孙之墓。

包公园分为包公祠、清风阁、浮庄和包公墓四个分景区,分开售票,如果买联票的话50块,60岁以上老人凭证件免票。四个景区之间就是包河,沿着这四分之一段的古合肥护城河走走,也挺不错的,早上还有不少人在这里慢跑或是快步走健身。
我们是从包公祠进去的,这里实际上是包河中的一个小岛,建了些祠堂、展览馆之类的,大多是以京剧舞台上的《包公案》来设计,与历史并不是很沾边儿。
包公祠最主要的三块牌匾都是清代名人题写,正中间的这块“色正芒寒”是李鸿章(另一个合肥名人...)的哥哥李瀚章写的:


据介绍,整个包公园只有这口“廉泉井”是真正的古物...

整个“清风阁”都是本世纪增建的:

插播一张莲花:


清风阁里面有电梯(当然你愿意自己爬楼梯也可以)上到5层观景平台,可以俯瞰整个包河全景:



因为时间不够,“浮庄”被我们略过了,直接进了包公墓。进了“神门”之后就是神道,貌似两边的石雕还比较像真的:

原来的包公墓在文革中被毁,这座新建的倒也蛮像回事的,墓后面还有一片附葬区,包括包拯之妻董氏墓、两个儿子的夫妻合葬墓以及长孙之墓。

那啥,补一张徽菜名品,臭鳜鱼,确实“闻起来臭,吃起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