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向华盛顿(一)

标签:
美国旅游华盛顿 |
分类: 游记 |
真的是用“冲”的,因为上篇提到过的纽约地铁延误以及Penn Station找不到站台事件...
Amtrak的火车很舒适,搁国内就是动车到高铁之间的级别吧,不过人家车厢里每个座位旁边都有插座可以给本本充电,全车还有免费wi-fi(实际上我现在就在从华盛顿回纽约的车上写这篇
)。速度快不快的另说,至少看个微博贴吧FB、IG之类的是够了。唯一比不上德国和天朝的火车的是,车厢里没有流动卖餐饮的推车,只有列车中间有一节餐车,因为上车前来不及买热咖啡,在车上只好睡觉,下了车马上冲到Union
Station站内大厅的快餐店填肚子...火车上的小插曲是邻座也是位中国游客,从北京过来美国自由行的。在经济危机的时代(美国宣称这是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一次),外国游客给美国创造了不少收入啊!

华盛顿的地铁远不如纽约的方便,而且还贵得多,分程计价,而且使用纸质车资卡的,每程要多收1美元,尽管这种纸质卡是可充值重复使用的!虽然也有7天卡,但实在是用不着待那么久;1天卡(14美元)其实用处也不大,因为地铁站最密集的地方就是景点最集中的地方,走起来大概比曼哈顿的街区距离远一点,可沿路都有东西可看,也有吃东西买饮料的地方,估计也没多少游客真的就为了两站路跑下去坐个地铁再上来。总体来说,感觉华盛顿地铁的主要用途是为住在郊区的公务员们(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各行各业工作者)提供每天的上下班接送。
地铁站台和即将进站的列车:

华盛顿市区街道的命名法则和曼哈顿有得一拼--都是闹木的懒...东西向是字母序列,以林肯纪念堂--国会大厦这条中轴线分隔,除了最靠近这条线的几条“大道”之外,向北和向南分别是“西北X街”和“东南X街”,其中X从A、B、C、D依次类推。南北向则是从市区最东边的“1街”开始(其实1街西边还有“半街”--Half
Street。市政规划人员你们让我说你们什么好呢...)往西边依次增大,一些斜街则是用美国各个州的名字命名。
McPherson Square地铁站所在的“I
Street”,大概华盛顿人也怕人“依依艾艾”地读不清,干脆大字给你写出来:
这次订的District Hotel地点并不算太好,离最近的McPherson
Square要走差不多15分钟,但看来是因为价格的原因,住客不少,而且很多都是从Booking上订的,住的两晚几乎每次经过门厅都会碰到来自由行的中国人。
酒店其实就是用一座4层的老房子改建的,新英格兰时期典型的城市民宅,现在把原来的房间隔成一间间的客房,加装了电梯,1楼客厅就成了reception以及早餐供应处,住客们每天自己取了餐点就在客厅沙发区找个地儿吃,不少人找不到座位就跑到门外长椅吃,我干脆端回房间吃了,好歹房里有暖气电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单人房的缘故,房间特别小:
不过这间酒店还是有一点好处,就是邻近的几条街俨然是个小小的town
center,各类餐馆、咖啡店、干洗店(这个很重要,因为酒店太小,没有洗衣服务)、理发店等等都有,甚至还有一间我在华盛顿暴走一天半所见到过的最大的食品超市,第二天的晚餐我就直接在它的快餐部打包了种类很全的热腾腾的饭菜啊!
然后要控诉一下华盛顿的邮政系统:跟纽约比差太远了好不好!整个市区貌似就只有两间邮局,而且都是朝九晚五,我为了买几张邮票腿肚子都走得转筋了!更可怕的是,除了几个地铁站,市区里就找不到几个可以投信的邮筒!(酒店附近的干洗店门外有一个,但只能寄国际邮件,反而国内邮件的筒子没有)最可怕的是,邮局门口居然都没有摆在外面的邮筒!过了邮局的营业时间,你只能对着玻璃门里面的邮筒望洋兴叹!!
到华盛顿的第一天也是下雨,先上点儿街拍:
旁边一间Helix Hotel门口的装置艺术,没看懂是啥意思...
美国海军之父John Barry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