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维基的一些小发现
(2009-05-27 10:17:05)
标签:
维基宋慈csi法医三国杨慎大礼议中国china日本支那杂谈 |
分类: 生活感悟 |
维基现在已经是继google之后的又一种社会现象了。最近看到有人写自己的生活方式中有一条就是每天至少读一篇维基上的文章。我自己也感觉能够手捧一本书来阅读的机会越来越少,读维基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替代品。网络时代,“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巨大,读几篇维基,无形中也增长不少知识,比如最近看到的几个小“发现”,恐怕还真不是很有人知道。
1.《CSI》起源于中国?
欧阳震华的《洗冤录》系列大概很多人都看过或者至少听说过,但“宋慈”这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或许知道的人就没几个了。维基关于“法医学”的中英文条目都在非常显眼的位置列出了关于宋词的条目,并称《洗冤录》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法医学著作。延伸阅读一下《CSI》的条目,你可以发现,Grisson和Sara在第一季的第10集中有一段小对话,称宋慈为现代法医学的鼻祖。(不过同样也在《CSI》中也提到,世界上第一份验尸报告是对凯撒的遗体情况的描述。)
2. 《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是个疯子写的?
“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 |
这首歌曾经唱遍大江南北,到现在电视台时不时地重播这部电视剧的时候还经常能听到。好多人都以为这首词是苏轼写的,其实作者是明朝的杨慎,词牌为《临江仙》。杨慎是明朝首辅杨廷和之子,23岁中状元,忠言直谏,最终在“大礼议”事件中触怒明世宗,被充军云南,三十多年后死于戍地。他在云南除了读书、著文、填词,还经常有些疯疯癫癫的举动,比如打扮成女人跟一群歌伎一起出游,至于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3. “中国”和“China”都是日本的领土?
“中国”是日本的一部分,是我开始学日语的时候就知道了的。在日语中,“中国地方”指的是日本的山阳道、山阴道地区,包括现在的鸟取、岛根、广岛、冈山、山口等五个县,日本战国游戏的玩家可能最熟悉的就是曾经称霸这一地区的毛利家了。
今年的愚人节维基把各种语言文字的首夜都改成了“娱人”版,也就是罗列了一些虽为事实,但却比较“脑筋急转弯”式的条目、文字。英文版的赫然就有“China belongs to Japan”这一条:
日语中的“chi-na”可以是“知名”,乃是鹿儿岛县外海的冲永良部岛上的一个小村子的名字(“知名町”),这名字由来已久,与江户时代才开始使用的对中国的称呼“支那”(日语发音为“shi-na”)没什么关系。
4. “支那”并不是对中国的蔑称?
另外“支那”在日语中也不是蔑称,据记载孙中山和鲁迅当年对日本友人称呼他们为“支那人”都没什么意见。真正的蔑称是“ちゃんころ”,发音为“chia-n-ko-ro”,来源连日本人自己都搞不清楚,大约是台湾人学讲官话的腔调说出来的“清国奴”或是当时的中国留学生音译的“清国人”或“中国人”的转音。由此引申出来的用“ちゃん”字头来称呼关于中国的人事物就统统都是贬义了,比如数次侵华战争期间,连“中華料理”都被蔑称为“チャン料理”。这种用法到现在还有一些极右翼分子在用。
(心得:别人骂你的时候,至少要知道他是在骂你。所以学好外语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