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德士初体验

标签:
新加坡油价交通cng天然气德士环保金融危机汽车 |
分类: 时事评论 |
早上又起晚了,只好打车上班,意外截到一辆CNG德士,算是初体验吧。
CNG即Compressed Natural Gas,压缩天然气。由于前一段时间油价高涨,CNG动力的汽车突然热门了起来。其实在新加坡很早就已经有CNG汽车的试驾车,给我们公司作汽车基础理论培训的一位老师就是最早的参与者之一,为此还特地把自己的私车改装成了CNG和汽油混合动力的(当然得到了政府补助啦!)只不过油价一涨,大家算算发现CNG的每公里价格还低过汽油的,于是改装CNG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某家德士公司更是组建了一支CNG的车队,今天我坐的就是他家的车。
大概是新车的关系,再加上CNG不像汽油、柴油那样会挥发(漏油还没什么,漏气的话气罐可能会爆的…),感觉车里车外都比较干净,空气也比较好。因为车后厢要放一个大气罐,用的是本田的比较大型的家用车(具体车款没留意),大致上像是把小型的七人座最后排的座椅拆掉放气罐(罐子在地毯下面,上面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可以放行李的)。还是因为气罐的关系,乘客席稍嫌逼仄,比同样是最近引进的现代、丰田的新款德士要差一些。坐在后座还有一点心理阴影,因为知道背后就是那个大气罐,总担心它会爆炸…
行驶时的颠簸程度中等,似乎比旧款的奔驰德士要好,不过今天的路程比较短而且路况很好,除了有几个十字路口转弯,没有什么真正考验避震的地方。
CNG得到政府支持的一大原因是它的污染小,再加上在新加坡来自印尼的天然气很便宜(新加坡的电厂主要就是用这些天然气发电)。但是因为一直没有迫切的需求,导致市面上的CNG动力汽车始终只有参与试验计划的那几十辆,充气站也仅有区区几间,还都集中在西部地区,很不方便(CNG的单位体积有效行驶路程很短,一般大小的气罐充满也只能勉强开100公里,一不留神就来不及找气站充气了…)。油价最高的时候,政府发愿要建造更多的充气站,但油价一打回原形,气站的事也没有下文了。为了不至于在“没气”的时候被迫叫拖车,现在新加坡的CNG动力汽车其实都是CNG加上汽油或柴油“双保险”型的,气用完的时候,靠着汽油或柴油动力,还能开个二、三十公里,在新加坡来说也就足够撑到一个气站了。
现在什么都讲环保、节能,各种混合动力、替代能源的汽车层出不穷,但大部分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真正取代传统的燃油动力。CNG算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在特定地区、领域还是很有竞争力的,比如在新加坡这样一个道路交通发达而面积狭小的城市(绝大部分车程都不会超过20公里,一般都在10公里以下),作为出租车的动力来源算是比较适宜。今天的车资是6.75新元,比平时坐的普通德士便宜1块钱左右,金融危机下这还是很让人高兴的。
7月12日补记:
昨天出门坐的也是CNG德士,拍了两张照片:
在taxi stand等车的时候拍的,现代的,车头那个小小的绿色“CNG”标签说明了它的主要动力来源。
后排座位的后面的空间,原本是放行李的,现在一大半被这么个大箱子占据了,里面装的就是气罐。不过不知道如果有乘客带了大件行李的话怎么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