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验慵懒的汶莱(三)

(2008-11-01 10:36:00)
标签:

皇宫

汶莱

诗里巴加湾

omar

清真寺

苏丹

旅游

分类: 游记

到达的第一天阳光明媚,我们从酒店叫了车去皇宫(Istana)。出租车司机是个华人大妈,人很好,听说我们要去皇宫,告诉我们皇宫除了开斋节三天假期之外是不对外开放的,只能站在铁门外面拍照。到了那儿一看,门禁森严不说,因为皇宫的主体建筑在紧里面,从铁门外连个影子都看不到。

体验慵懒的汶莱(三)

(我站在皇宫大门外)

体验慵懒的汶莱(三)

(隔着铁门拍到的,这个东西大概相当于中国皇帝出巡时的“行幄”,应该是从帐幕发展而来的,现在只是个礼节性的装饰品。)

 

司机大妈把车停在停车场,等我们拍完照,再拉上我们回头去市中心,总共也只收了我们20块(本来从酒店到皇宫就要20块),把我们感动得…(不过跟我们后来碰到的好事儿相比,这简直就不算什么了。)

 

一般说Bandar Seri Begawan的市中心,就是Bandar。Seri Begawan是定都于此的汶莱苏丹的尊称(汶莱皇室成员的头衔都特别长,现任苏丹和皇后的头衔都有超过15个单词,而且还在不断加长中,类似于中国的给皇帝、太后“上尊号”),Bandar在马来语里的意思是“港湾”,合起来就翻译成“诗里巴加湾”。也确实是一个港湾,据说郑和下西洋就是在这儿上岸的。现在Bandar附近集中了市内的几个主要的旅游景点,还有面积很大的Yayasan购物中心,从早到晚都很热闹。

 

首先是汶莱最出名的地标Sultan Omar Ali Saifuddin Mosque。

http://thumb19.webshots.net/t/72/172/2/10/18/2992210180040232619JXgAEV_th.jpg (这两张太大,放在外面了)

体验慵懒的汶莱(三)

 

体验慵懒的汶莱(三)

这个清真寺是为上一任苏丹而建的,Omar Ali Saifuddin是他的名字。清真寺的建筑风格模仿印度的泰姬陵,由意大利设计师设计,所用的白色大理石全部来自意大利,据说当时花了六千万汶莱币,于1958年建成,当地人一般都亲切地称它“Omar”。清真寺的各个金顶都是贴的金箔,今年是它落成50周年纪念,汶莱还有专门的庆祝活动,并且重新贴了全部的金箔,我们也算是赶巧了。

体验慵懒的汶莱(三)

Omar目前已经不是汶莱最大的清真寺,但它的特色在于它周围的这个大水池,里面还有一艘仿古的石舫,用回廊与清真寺的主体以及岸边相连,俯视恰如一个微型的昆明湖。

我们还进清真寺里面参观了一阵(女生和穿短裤的男士都要罩上清真寺提供的黑色长袍才能进去,所以不用特地为了它穿长衣长裤,不过我们去那几天老下雨,很冷,长袖衣裤还是派上用场了),感觉跟巴罗克式教堂的内部很像,拱顶、彩绘玻璃窗、带楼梯的讲坛,只是完全没有座椅,大家都得跪坐在毡毯上(非回教徒是不能碰那些毡毯的,只能在中间隔出来的一条窄窄的走道上走动)。清真寺内部不让拍照,就拍了一张旁边的带喷水池的回廊,据说是给信徒在祷告之前洗手用的:

http://thumb19.webshots.net/t/55/755/8/62/30/2227862300040232619AGLVRy_th.jpg (又大了...)

这次特地带了三角架,就是为了拍Omar的夜景:

体验慵懒的汶莱(三)

体验慵懒的汶莱(三)

体验慵懒的汶莱(三)

 

汶莱游记系列:

体验慵懒的汶莱(一)

体验慵懒的汶莱(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