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不知道的事(二)
(2008-08-16 15:19:57)
标签:
棕绷床垫席梦思杂谈 |
分类: 生活感悟 |
床垫的变迁
首先声明,这里说的“床”,是指南方的真正的“床”,不是北方的“炕”(炕我只在电视电影里看过)。另外,这个“床”,是大部分人每天晚上睡的,不包括季节性的竹床,特殊情况下用的行军床等等。
所谓“床,其实只是一个床架,四根木头拼成一个框,下面装上床脚,上面支起床柱(主要是用来挂床帐的)。至于每天睡在上面的,笼统来说,可以称为“床垫”。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一类的床垫。
据说早年普通人家睡的大部分是木板床,也就是几块木板架在床架上,上面再垫上床褥,只有家境比较好的人家,才能用得起下面要说的“绷子床”。以至于我上大学的时候,妈妈送我去学校,发现学生宿舍的床是用木板拼在铁的床架上做成的,心疼得要命,说“怎么越过越回去了”。
“绷子床”,顾名思义,有一个“床绷”,原理跟蹦床差不多,当然没有那么高的弹性了。通常是用四根木条拼出一个框(大小要刚好能够嵌进床架),然后在里面用“棕”编出纵横交错的网状,这样做出来的棕绷有很高的承重能力,放在床架上之后,一样也是垫上床褥。
“棕”到底是什么植物的纤维,我一直没搞清楚。大致是一种类似于棕榈树的东西,树干上的外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像香蕉皮一样剥落,然后倒披下来,人们把它割下来,干燥处理一下就是“棕”了。除了可以用来做棕绷之外,还可以用来扎扫帚,比较柔弱,通常用来做一些室内的清洁。
扎棕绷是一门很考功夫的手艺,扎得好的棕绷,用上十年八年都没问题。听说以前扎棕绷的匠人可以说是“一招鲜,吃遍天”,走街串巷帮人扎棕绷、补棕绷(有时棕绷只是坏了一小部分,或是几根棕断掉了,找匠人来用新的棕补一下就可以再用了),比满头大汗弹棉花的匠人似乎还要舒服些。
差不多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出现了一种叫做“席梦思”的东西,里面是弹簧加海绵,外面包着缎面,又有弹性,摸起来又滑滑的,一时之间风靡大街小巷,甚至成为新婚洞房的必备品。其实所谓的“席梦思”,只是一个床垫的品牌Simmons的音译,但它作为弹簧床垫的代名词,着实红了十年,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原本的意思了。
现在床垫的名堂就多了,人体工程学的,磁疗的,五花八门。可惜我因为大学睡了五年木板床,变得都不能睡软的床垫了,对于大部分的床垫,只好是敬谢不敏了。
上一篇:你或许不知道的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