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来说,旺旺产科的待产室似乎相当的神秘。从第一次到产科参观了解情况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了进入待产室的那张自动门。每次到这里,那张玻璃自动门总是关着,似乎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后来了解到,那张门之所以关着,是因为待产室要确保洁净,以防止细菌感染母婴。
护士进待产室都得先刷卡,电动门才会打开。我和护士一路推着嘟嘟妈妈,心情有点忐忑地走进了待产室。
待产室很干净,和我想象中的不同,当然我也想象不了待产室会是什么样子,反正进去之后就有点“原来是这个样子哦”的感觉。一间长方形的房子,靠窗户的一侧被隔成几个小间,每一间就是一个待产室,里面还有个小厕所,另外一侧用布帘拉起,方便产妇进出。在嘟嘟妈妈进去之前,待产室就已经有一位孕妇在那里呆着了,还有一位孕妇则已经进入产房。那位准妈妈和嘟嘟妈妈一样的情况,也是迟迟不见宫缩,她也是准备用催产素。而就在前一天,这位准妈妈还来看过嘟嘟妈妈,两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而后来这位准妈妈的生产过程受尽了痛苦,那是后话。
在待产室,护士和医生又用一些仪器给嘟嘟妈妈检查了一番,并用上了宫缩检测仪。接下来给嘟嘟妈妈人工破水,这是一个很难受的过程,医生用手在嘟嘟妈妈体内捣腾了好一阵,嘟嘟妈妈难受得死命抓着我的手,不时倒抽一口冷气。弄好后医生告诉我们,嘟嘟妈妈的宫颈靠后,宫口会开得比较慢。然后我们就开始等待,这样的等待过程对于嘟嘟妈妈来说仍然是痛苦的,疼痛一阵阵袭来,反映在宫缩仪上就是一波波高峰。宫缩仪实际上是检测宫压数据的电子仪器,宫缩厉害,宫压就随之升高。就像股票的k线图一样,医生每隔十几分钟就来检查一下宫压数据表。医生来看了几次,宫缩依然无规律可言,而且宫压也没有达到合理的峰值。在等待过程中,嘟嘟妈妈还忘不了要吃巧克力和燕窝,为即将开始的产程积蓄能量。剩下的巧克力放在窗台上,居然还有讨厌的蚂蚁来骚扰。我向医生抗议,说这里的环境卫生太差,但她们表示也无能为力,甜食多的地方就没办法控制。在那种情况下,我也只能说说便罢了。
嘟嘟外婆和外公一直在家里牵挂着医院的情况,我随后打了个电话告诉嘟嘟外婆,嘟嘟妈妈已经进待产房了,嘟嘟应该很快就会出来了。嘟嘟外婆很是兴奋,马上又照嘟嘟妈妈的吩咐,做了个荷包蛋汤送到医院,给嘟嘟妈妈灌进肚子里。
嘟嘟妈妈大概是上午10点左右进入待产室的,原以为嘟嘟很快就会出来了。但由于前面提到的宫缩无规律且宫压不够高的原因,嘟嘟妈妈的宫口一直到下午2点多都未能迅速打开。虽然进待产室前已经开了4公分左右,但此后就一直没有太多进展。没办法,只有等待,医生在等,我当然更加得等。医生仍然是隔十多分钟就来看一次,每次都满含期待,但每次都失望而归。看着医生不动声色的表情,我有点云里雾里,不知道这样下去到底会发展成什么状况。
下午3时左右,医生告诉我们,必须得注射宫缩素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促进宫口打开。注射宫缩素虽然是个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医疗行为,但其所潜藏的医疗风险却足以让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些事情的我有毛骨悚然的惊栗感觉。在注射之前,医生有告知患者家属的义务,以规避他们的医疗风险。负责和我进行告知谈话的那位医生我认为她可以去改行讲相声或者做律师,在几分钟之内,她以说绕口令的语速噼里啪啦讲了一大堆,我怎么也想不清楚,那样一些形容医疗风险的残忍词语怎么可以从她嘴里如行云流水一般灌进我耳朵。“宫缩素的注射可能引发子宫破裂,导致以后无法生育,也可能使婴儿出现缺氧症状,引发脑部疾病……”听到这些有点恐怖的词语,我一边努力掩饰自己眼中流露的惊恐,一边偷偷观察着医生说话的眼神,我竭力想从她的表情中发现点什么。或者这种风险的可能性很多,抑或她只是故意把所有可能的风险放大,以规避责任。
不得不佩服妇产科负责人的眼力,我始终无法从那位医生的表情中获取什么有益的信息,那种表情让我觉得,是不是医生都会有些冷血呢。我曾经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一些敬畏感,但这次我彻底改变了这一观点,幸亏我没找个医生做老婆。
我估计,在给这些医生安排分工时,旺旺妇产科的负责人肯定重点考察了她们的口才,而这位对我实现告知谈话的医生无疑是她们中口才最好的。听了她的一番“恐吓”,虽然我内心惊惧无比,但我却别无选择,我只能在那份告知书上签字,然后安慰自己,嘟嘟妈妈会平安的,那些都只是可能出现的情况,不会发生在嘟嘟妈妈身上。
加载中,请稍候......